周锦悦能想到的,白晟宁自然也能想到。
上辈子他就输在了兵力不足,这次他一早就开始养兵了,所以同胞妹妹白晟漪的驸马才选择了虎威将军的长子。
白晟宁遗憾的看着季承平回禀的消息。
穆佑临那边依然毫无动静。
白晟宁深知此人的厉害,已经竭尽全力去拉拢了。
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过了这么久,这人竟是一点投靠的心思都没有。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穆佑临已经成为了举人,过不了多久,穆佑临便要参加科举了。等到此人参加了科举,若还是不肯归顺于他,那就只能......
白晟宁对此人还是抱有期望的,毕竟上辈子和穆佑临十分相得,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那样做。
再给这人一些时间吧,白晟宁想。
太子的死彻底的改变了朝中的格局。
其他几个兄弟纷纷起了心思,毕竟么,大家都是皇子,谁也不比谁高贵。
以前,太子是嫡子,深得皇帝宠爱,帝后感情又好,太子的地位无法动摇,可谁的心底没点想法呢。便是他们自己不想,他们身后的势力也要推着他们走。
因此,太子一死,那些隐藏的牛鬼蛇神便纷纷都出来了,一些号称是中立的、保皇党的,也纷纷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但对于陆家似乎没有多大的影响。
周锦悦的公爹陆鸿参一直是跟着皇帝走的,从不站队,深知陆鸿参态度的陆裕川和陆裕卓都不敢在自己老爹面前表露过多。
这个新年因为太子的死而格外冷清,整个上京的天空似乎都蒙了一层乌云,听戏、唱曲而等一些娱乐活动都停了,这倒罢了,临近新年,百姓们的衣裳都不准穿的太过显眼,也不许喧哗吵闹,一点都没有新年的气氛。
陆家人更是如此。
陆裕卓去青州的行程因为太子之死和新年而被延后,还是在家过年,但因为太子薨逝和陆裕川还在边境苦战的缘故,年夜饭吃得也不甚愉快。
老太太诶声叹气,若不是怕新年不吉利,她都要掉泪了。
前两天腊八是陆裕川的生辰,从那个时候老太太就开始叹气,一直到除夕这天。
周锦悦保持着沉默,她想起了去年的腊八和除夕。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去年的时候,她还和锦妍傅杰她们在书院念书呢,才不过一年时间,这些人便都分散各地。
杨逸明留在了京城,做了从七品的中书舍人,职位不高,但好在是天子近臣,随伺在帝王左右。周锦悦原先以为他会去翰林院,翰林院清贵,杨逸明的父亲便是从翰林院出来的,若是他想达到和他父亲一样的成就,最好就是在翰林院熬资历。
但杨逸明显然另有想法。
王琸自从说外出游历,便再也不见人回来了,只是偶尔会寄一些信件给他们,说一下路上的见闻。上一封信是王琸说自己见到了许多一起从未见到过的事情,对王家人是报喜不报忧的,只对杨逸明说了真话,给杨逸明的信纸上还有散开的泪痕。
后面又十分自得的说自己变瘦了,俊朗非凡,惹得当地不少小娘子倾心,周锦悦和杨逸明他们权当笑话来听。笑着笑着,又有些不是滋味,那个千娇万宠的王家小少爷,终于还是长大了。
周锦明虽然才刚刚开始读永川书院的正式课程,但学得却很快,与穆佑临和杨逸明走的很近,时不时的就要拿几本书去讨教,个子也开始抽条儿了,几天不见,个头就要往上窜一窜,已经要长到周锦悦的胸前那么高了。
周家人也在给锦妍相看亲事了,她比周锦悦小不了多少,已经及笄了,又从永川书院结业了,该成亲了。
本以为周锦妍的婚事会像上一世那样顺利,直接定给承宣侯的世子,谁料现实却并不是这样。
承宣侯家的公子被周锦悦自己第一时间给弃掉了。盖因她自从有了自己的人手后,听闻妹妹要定亲,便让人去把承宣侯家查了个底儿朝天。
这一查,便查出那个承宣侯的公子颇为喜爱身边的一个娈童。家里人都不知道,那位公子也没有大肆宣扬。外人看来,还是十分不错的,承宣侯府的家底殷实,不是那等破落户,那公子还是独子,仅有一个待嫁的妹妹,也不去寻花问柳,还是官身,虽说官职不大,但对于这个年纪来说,已然是不错了。
任谁说都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偏偏被周锦悦查出他和自家身边那个眉清目秀的小厮有些不清不楚。周锦悦自然要第一时间和家里人说,于是周锦妍的婚事便开始变得有些坎坷了。
不过家里人都觉得很好,有些事情宁愿早点查出来,也不能等嫁过去了再发现。
周锦悦查到的时候,都不敢想象上辈子的锦妍过得是什么日子,偏自己还以为她过得很幸福,还想再让她嫁过去,幸亏提前查了,不然周锦悦便要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