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少年夫君是纨绔(重生) > 第111章 四皇子复宠

第111章 四皇子复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一世的记忆对于这些朝政大事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能偶尔从零星的碎片中找到和白晟宁相关的,对其他的却是一无所知。当然,和陆裕卓说的这些事情,自然还是上一世在白晟宁身边呆久了知道的。

她的情报网还没有发展得那么快。

很快,陆裕卓就奉诏离开了京城。

而皇城之中,皇帝对白晟宁的态度却稍有起色。

便是连皇后都不知道皇帝突然转变的原因,她费了那么大的心思把荣氏和四皇子拉下去,皇帝却突然又开始对四皇子好了。

皇后的脸色很难看,她已经没有了儿子,可白晟宁这个罪魁祸首却还活着,不仅活着,皇帝甚至渐渐倚重他了,这对皇后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

皇后也吵过几次,可最终都以皇帝的沉默告终。

皇帝并不与她争吵了,可是也没有因为皇后的吵闹而改变对白晟宁的态度。

后宫也没有再出一个盛荣的宫妃,众人只以为是最近的事情太多了,皇上有心无力。

可事实如何,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周锦悦和皇后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

周锦悦甚至猜是不是皇帝知道了皇后在祭祖那天的事情,可皇帝对皇后的吵闹只是一味忍让,并没有发怒,也丝毫没有提及那天的事情。

刺杀圣上可是重罪,其他的栽赃、破坏祭祖就不说了,只刺驾一事,就足以引起皇帝的雷霆之怒,废后、甚至赐死都有可能。

可这些都没有发生。若是姨母做的事情被皇帝知道了,那皇帝怎么可能没有降罪于姨母?

难道是因为皇子中没有可担当大任之人,所以不得不把白晟宁重新扶起来?皇帝的众多皇子中,看起来的确是白晟宁最为出色,有这种想法似乎...也能说得过去?可难道因为出色,就能忽视他弑父、刺驾的事情吗?

周锦悦想不通,不过这些终究只是周锦悦自己的猜测而已,也没有人会给她答案。

*

因为战事紧急,周锦悦倒是写了好些信件过去,却没有几次回信;就算是有回信,字数也很少,急匆匆的。周锦悦也不介意,便是只有几行字,周锦悦也看的安心,只要人活着便好。

柳沧澜训练的暗卫颇有成效,周锦悦也看了一圈,虽说不如当初周锦悦救下的那两个高阶死士厉害,但也差不离了,周锦悦便分了不少人手去盯着白晟宁。

她本人最近在和关芃一起,为灾民施粥。

周锦悦担忧的旱灾如期而至,这时候她让庄园里种的那些东西可发挥了大作用。她将当初穆佑临推荐的击中耐旱农物呈了上去,得到了皇帝的大力嘉奖,将她的八百户食邑增至了一千户,这对一个郡主来说,已经是极高了,几乎可以类比公主的封户。

周锦悦便道,那些农物不是她发现的,而是永川书院的一个学生研究出来的,她只是呈上去的人。皇帝记下了此人的名字,听闻他还在念书,便应周锦悦的要求,没有把这人的名字公布出来,只等明年科举看此人的成绩。

对于新增的封户食邑,周锦悦则识趣的推让了,道:可将这些新增的收益尽数捐给灾民,有说将自己原有的八百户食邑也捐出去。

皇帝对她的态度很满意,便说她原有的食邑俸禄不变,新增的食邑封户便如她所愿,捐给灾民。等灾情过去,便还是属于她。

又大力夸赞了她的行为,专门为她写了牌匾。

在此之前,他们的谈话是在皇宫里发生的,并未宣扬。

但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送牌匾,又在朝上表彰,意思便很明显了。

一个郡主都这么深明大义,你们这些大男人好意思什么都不做?

朝上有封户的均咬牙暗恨周锦悦为什么要带这个头,显着她了?

她这一带头,其他的侯爵不得表示表示?于是纷纷一边骂周锦悦,一边心头滴血的掏钱袋子开始捐钱捐粮。

有周锦悦带头,一时间又带动了一批富豪募捐。

周锦悦本人倒是没这个意思,她也没想过往自己头上揽什么功劳,耐旱农物她是早早的就想好了的,此时正好找机会交上去,顺便在皇帝面前给穆佑临刷一刷存在感。

可新增的封户,她却是当真不敢要。眼下旱灾当头,又在对抗外敌入侵,国家正是钱粮不足的时候,她若敢收,怕是要被皇帝记恨上了,推掉是她唯一的出路。纵然她十分担心前线的战事,但也绝对不是得罪满朝权贵的法子。

可皇帝这事办得不地道,她推拒掉了,却要拿她做筏子,强令城中的侯爵豪绅捐款,这些人不敢记恨皇帝,只能是记恨她这个带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