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极有才学。
若说季承平是勤奋学习才考上的状元,那么穆佑临则天生就是吃读书这碗饭的。
自小生在乡下,生活的困苦程度比之季承平差了更是不知多少倍,凭着乡村夫子的接济才能读书习字,因着母亲常年生病的原因,有点银子就都砸进去了,也没钱来城里,更没有永川书院那么多的书籍和资源,硬是凭着一身才学杀出重围,考取功名。
上一世周锦悦在季承平的撺掇下,准备发卖一些西郊庄子上的人手,在那路上遇到了处于窘境的穆佑临,那时的穆佑临年纪还小,应当还在为生计发愁。
上一世见面是什么时候?似乎还没有到时间?周锦悦努力回想着穆佑临出现的时间,在确定自己还没有错过之后,便放心的跟着关芃和那些夫人打招呼。
周锦悦跟着关芃一一见过那些夫人,第一次以陆家的二少夫人的身份在众人面前露脸。
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就在三个月前,大家还都当她是孩子;现在一成亲,那些夫人之间的事情,大家也都愿意让她在场了,尽管她的年纪只比之前大了三个月。
上一世她做季家妇的时候,虽然也成了亲,但季承平并不愿意她频繁外出,她便把那些能推的宴会都推了,只有在他需要的时候,季承平才会让她打扮好去露脸,基本都是一些官职比他高、或者有求于对方的人家。
周锦悦从来没见过他和那些同乡或者同门一起饮宴。
——不过是看对方有没有那个价值罢了。
皆为利驱,皆以利往。
有关芃在,周锦悦只要在说到她的时候答话就可以了。关芃果真说话算话,她坐在旁边,一点都没有感觉到不适,倒是对这些夫人的话题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能和她们聊起来。
她发现这些人聊天,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衣着、首饰、胭脂,或者哪一家有了什么事,对于其他事周锦悦不了解,但对于首饰胭脂这些,她颇有研究,上一世她还亲手做过胭脂,因此在那些人中竟然还十分受欢迎,这是周锦悦没有想到的。
对于那些不知道的,周锦悦就默默听着。还挺有意思的,她甚至有些了解关芃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了,那些不可言说的隐秘之事,往往就藏在这些夫人的谈话中。
当然大家不会说的那么直白,点到为止,但大家基本都能领会。
从那些事情中剥丝抽茧,偶尔还能窥到前朝的一些大事。
大嫂说的果然有理。
周锦悦一边努力吸收着她们谈话中的重要信息,一遍不着痕迹的打听了一下清远侯府的具体情况。
清远侯府果真是乱的很。
这家人在京中颇负盛名,一来是因为侯府的地位,二来是因为侯府的一些杂事。
老侯爷的嫡子幼时无故失踪了,老侯夫人和侯爷寻了许多年却一直没有下落,大家都默认那孩子死了,至于清远侯,唯一的嫡子没了,他自然是心痛的,但天长日久,他又有个好色的毛病,生了许多的庶子,都是儿子,老侯爷便也渐渐地默认那孩子已经没了。
直到后来,爵位没有固定的继承人,他的一众庶子为此抢破了头。
乡下人家都能为了半亩地或者几个锅碗瓢盆打架,高门之中的争斗只会更加凶残。
爵位代表的是更多的富贵和尊贵的身份,一旦继承了爵位,可就和其他的兄弟不一样了。
可爵位只有一个,想要的人太多,于是诸位庶子为了能袭爵,可谓各显神通。
当时清远侯的老夫人挑来挑去,也没挑出个能力出众的,便依着礼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让庶长子袭了爵。
老太太也观察了这个庶长子许久,看着还行,不残害兄弟,书念得也不错,也能每次躲过那些暗箭,又时常到老太太面前尽孝,还占了个“长”子的身份,老太太眼看府里乱的不行,挑不出来更好的人选了,拍了板,行了,就他吧。
于是这位庶长子便在一众庶子中脱颖而出,成了新的清远侯。
谁料这个庶长子他只是面上乖巧,人却不怎么规矩。
袭爵没多久,他袭爵之前未表现出来的一些的本性便逐渐显露了。他对老侯夫人还是恭敬的,也时常尽孝,也没有残害兄弟,只有一样毛病,和他爹如出一辙。
也不知是家学渊源还是本性如此,这个新侯爷的妾室纳了一个又一个,比他父亲老清远侯有过之而无不及。老侯夫人连自己的丈夫纳妾都能忍,这个也不是自己亲儿子,男人嘛,好色点也不算什么大事,便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唯一不同的是,他爹生的都是庶子,他在头两年生的都是庶女,一连生了五个闺女。
后来终于生出儿子来了,像是开了什么头,而后接连生了好几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了亲,次子也平平安安的长成了人,今日成亲的便是次子,因着孩子太多,年纪的跨度也大,长子次子成亲的时候,最小的一个庶子还在吃奶呢。
不过他家的乱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另外一件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