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一片孤城万仞山,春风再度玉门关 > 第257章 第53章 寄命于天,怎可能

第257章 第53章 寄命于天,怎可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常芜也并未再说,只是转过身子瞧着殿口。众人皆是起身,心中各自打着算盘。

传旨内侍进门,却不是张桐。

萧承泽一时也吃不准,站起身来过拿过小北手中自己的宝剑在手。萧承言所见,急忙拉着常芜到自己身侧。

“诸位,陛下明旨,请诸位跪下接旨。”传旨之人乃是皇上亲随内侍,此刻高举这两道圣旨。身后所随两名年轻内侍。

南阳大长公主上前来,走过常芜时眼神几乎要杀人了一般。饶是明旨,也只是半蹲下身子罢了。

其余众人皆都跪下奉旨。

传旨内侍道:“陛下先口谕传至。”说罢将两道卷起的圣旨转手交到身后之人手中。从怀中先行拿出个条子展开在眼前,弓着身与众人道,“虽是口谕,可也落了纸笔,只是未着卷罢了。实在是口谕过多,奴才也实记不住。”内侍挺直了腰板,才道,‘朕于行宫外听闻紫璇宫之事,深感忧心。勿枉勿纵,怕冤了忠良。特赐搬旨于宫。先帝忽而崩世,致使多道圣御未下发,遂产生诸般误会。朕将后责中书省之过。但由于牵扯朝堂密辛。遂望众人知之即可。勿要外传而广之。朕乃秉持先帝遗旨,先封常文华为永安侯。但时过境迁,遂以常衡之功为盖。”内侍说完转手一指那外黄绸内里却包黑犀牛角轴。“展开。”吩咐着瞧着那内侍展开后举到众人眼前。“诸位请上眼,瞧这圣旨上年份。”

“收起。”

旁人还未看上,南阳大长公主在前却已瞧完。不禁回头觑了一眼常芜。

“诸位,陛下的话,未完。”内侍清清嗓子又道,“常家嫡小姐常苒与七弟成婚亦是遵循先帝之旨。”

萧承言目光先行落在那后捧着的旨意上,其后转头看向常芜,更加确定常芜动用了那府中赐婚圣旨。

内侍却俯下身歉意的道:“圣旨缺失,小的暂未在御书房找到陛下所言这道圣旨。还未上报到陛下处,但眼瞧着宫门将要下钥,不好耽误了与陛下还差,是以先行来了。再则,听闻郕王、瑞王先后进宫,奴才也怕误了事,这便急急来了,还望诸位赎罪。陛下还有话。”

萧承言略有些惊讶,看向常芜眼神略有柔和。

内侍再挺直了道:“朕即位后曾翻过御书房乃至中书省存档。瞧见密信诸封。其中几封道明瑞王妃常氏身份原委。朕记得大致如是......诸位,小的找到了原稿,便直接与众人瞧了。”说罢命身后令一人在手中多张折起的纸中寻着,几张翻过,内侍待不急,自拿过翻着便道,“字略小,小的念完,诸位再瞧。此皆是给先帝的密信。这第一封,上写:臣听命之探查南境击云夺城之战。现禀:实乃皇七子萧承言化名尚战与常文华之女首功,二人随队出巡,遇南国敌探,击杀晋王麾下二十四人之数。夺得击云城地图。此事南境众人皆知。赤等之首简清明禀。”内侍念至最后,声音越来越小。甚至额角落下冷汗。清清嗓子强撑着道,“先帝御笔批:阅。”说完翻转过来叫方才拿着之人拿着摆在众人眼前。字虽小,那红字却大。

南阳大长公主看清后,忽而便软下身子,跪了下去。仿佛已洞悉余下几张。

“其二上写:陛下,臣偶遇常文华之女常芜于击云城中生擒南国二皇子南怀斌。斩其左手致重伤,难以入京,遂询陛下之意。赤等之首简清明禀。先帝御笔批......”内侍明显不知如何念下去,转而瞧了瞧写着皇上口谕之纸。深吸一气后才又重念道,“御笔批:令其签免战之协,放其归南。命南国隐伏赤等辅佐之为国,搅弄南国。内乱。”

其后也递给身侧之人让其一道举着。

常芜听之却是深深不解。抬头去瞧,这对不上呀。那时简二叔绝不在南境镜城,就算知此事也不该这般请旨。按路程,这条子就算骑最快的马,南怀斌在镜城的那几日,这都不够到达京城的。那这是假。

“其三上写:紫璇宫将教养之女常苒实乃常芜。赤等之首简清明禀。先帝御笔批:朕知。”

“其四上写......哦,抱歉,按彼时顺序,此乃其三。上写:虽七皇子请旨伴读以作常芜封赏,但念其为女子,欲宫中陪皇子读书不慎妥当,望慎思之。赤等之首简清明禀。先帝御笔批:朕知。再议。”内侍说着一指道,“其上还有两段。时日将近,臣再请旨陛下,常芜之功何封?赤等之首简清明请。先帝御笔批:七不知其女身,既女子不可为将,但有功不可不赏。故而奖其父兄教导之功。简大人再回:臣觉不可。有功不可不赏。甚此番功高,怎可不赏,易令南境诸人寒心而天下动荡。臣有一法,行之上之余,既无人知常芜为女子,可封常芜少将之名,既是竖立典型也安七皇子之心。命常家女日后更名即刻归京,远离南境再不可提。简清明呈。先帝御笔批:准。”

内侍递出后念下一张。“臣归京闻七皇子感伤,臣上个法子似是不妥,出了坏主意。是臣之过。简清明。先帝御笔批:无碍,身为皇子不可拘泥儿女情长。”

......

萧承言抓着剑的手一颤,深深呼出口气。

“臣禀,闻听赤等回,常苒此番入住紫璇宫不妥。南阳长公主有意栽培之。赤等之首简清明汇禀海檀之言。海檀可在?”

“奴婢海檀,却是当年奴婢与简大人禀。”海檀在后忽而应道。

内侍稍有点头,继续道:“先帝御笔批:无碍。简大人再回:常芜之功已奖,常苒无功不该得赏。先帝御笔批:既于国有功,不该拘泥女子焉。你自说此女前功高,虽是奖过却未落之本人实处,还令其换名更之。朕闻听皇后之言,乖巧之余丢失本我隐藏之未免太苦。是为朝廷是为荒唐。但为江山社稷安稳,死而复生显不得服众,但既错该改,便令收编赤等之列。令其受教宫闱,日后朕再行指婚还罢。此女大忠大孝,自也无碍。”

常芜听闻紧紧咬住下唇,双眼紧闭,连着合在一处的双手也紧紧攥着。成了......

萧承言渐渐松剑,已听出不对之意。常苒之前多处试探,分明便不是暗影之辈才是。

内侍递出这最后一份密信诏示众人后重举起口谕之书,唤道:“瑞王妃......瑞王妃。既原是先帝旨意,朕听闻府中乃至南境还供着您的牌位。快撤了吧。不吉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