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了看边上的李娇儿,不觉轻笑。
“哎。娘娘这话倒是不错。今日时辰尚早,不如呀,这会舞的都舞上一曲,正好呀叫陛下评判一下,看看这宫中呀,到底谁舞的,最得圣心。”荣妃说完轻笑,用扇子挡着半边面孔。却是突然低下头看着手中扇子的花样,手柄翻转了两下。不觉说道:“我这扇子,这怎的变了花样呢?之前分明是喜上眉梢,这怎的换了雀上枝头。”
场面一时间静了下来。那目光多多少少都压在了正座的皇上身上。
德妃却是看着荣妃,眼神不善。
“这各花入各眼,和适宜者皆有之,各有偏爱,何必一较。”一直未曾说话的淑妃放下手中酒盏,那轻轻一顿之声,虽说不大,却是也分外响亮。
瑞王妃边上,却是倒酒的宫女突然过来假意倒酒,其实杯盏中是满杯的酒。靠近常苒极小声的说道:“太皇太后之意,请瑞王妃随意展示一技便可,其后自是有他人相接。”说完便向后退去。常苒不由得抬眼看着那宫女。可那宫女已然开始后退。常苒便随着那宫女的身姿向后看了一眼。顺着方向,看到了正要过来的孙姑姑。目光一对,孙姑姑较远的朝着常苒点了点头,便也没在靠近。远远的便退远了。
常苒不禁回头看着萧承言,两个人目光流转,萧承言点了点头。常苒顺着萧承言,看着正坐上三位位高权重之人,皇上、皇后、贵妃。然后又看着对面的一众人中各位娘娘们的脸色。
现下场面冰冷,不好直接起来说话,还要一个时机。只是,为何要展示?常苒不禁心下打着转,瞧着席面上众人,都是不动声色,皆是不知打的什么主意。不由得目光落在最先说话的祥嫔身上。
律王妃却是说道:“这素闻呀,宫中娘娘们各有所长,恰好是那百花盛开。春有牡丹,夏有荷。秋有贵菊,冬有梅。我们这在外的却是没有机会瞧一瞧宫里各位娘娘们的风采了。倒也不必一较高下。只讨个趣罢了。”
“这也别光舞呀,若是这不会舞的,做个旁的也可以呀。”贤妃说着,又转头看向了常若的方向。
常苒这是恰替常若解围,接口道:“既是讨趣,这话题由妾身引起的。妾身愿意助兴一二。只作讨巧罢了。”
常苒恰逢时机站起身行了一礼,可也深知不能舞。
这礼行的极慢,思量了一下即刻说道:“妾身的舞不过博瑞王往日一笑。实上不得大雅之堂。听闻宫中娘娘们善舞者众多,这一舞实在东施效颦。不过今夜此景甚美。只此雅景,月圆之夜,秋桂之时。祝陛下和各位娘娘,花好月圆时,良辰美景夜。妾身曾学过几日琴,略知一二琴意,只恐多年不曾弹奏,也恐误了陛下及诸位娘娘尊耳。不知这司乐纺可有古琴,借古琴音色只怕才能遮盖琴音瑕疵。”
常苒这一句一起,多少人都是惊讶的。本已经不在她这引苗头了,不知为何她又愿意的了。
瑞王听到常苒要弹琴,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不知常苒的琴艺到底如何。
可常苒已经说出了口,只得也站起身向后瞧着。在那一众司乐纺身影中,看着可有抱着古琴之人。
皇后身旁的嬷嬷急忙就向后小跑而去安排。很快便有人在正中架起古琴和椅子。
常苒站在原地,把手中手帕掖在袖口中。却是瞧见那貌美的贵人已不在座位之上了。收回目光,笑着走到那琴旁边,再次朝着正座位置扶了扶身子才坐下。简短调试几个音色后,才摆正姿势,弹奏了一曲《平沙落雁》。
刚开始萧承言满心忧虑,可听了几个音色过后便坐下闭上了眼睛。嘴角微微扬起。
这曲多年前便听过,也是自己为数不多能听出的曲子。
那时在城墙之上,只觉得周遭深陷情景。很想痛痛快快战上几场。今日这一曲《平沙落雁》曲调悠远流长,其中夹杂雁鸣入耳,却是符合秋日意境,不关朝堂宴曲的繁华。期间之曲,雁群顾盼、风静沙平、时而万里无雁,忽而天际飞鸣。弹琴者,往往能弹进心声,常苒此一曲夹杂不少英武之气。还有方才这些贵人叽喳之劲。既是婉转又是零落。激昂之处,萧承言都起了心思想起身舞剑了。
不止惊呆了众人,连着萧承言也是诧异的。未曾想常苒每次弹此曲皆是不同。此曲在府月前也弹过,却全不相同。可见常苒已达技艺随心。
其实若是紫璇宫人在,便都是知道常苒最通琴意。而这,安之不是南阳大长公主的算无遗策?刻意叮嘱常苒在外少弹琴来,有技要押着。连在五皇子面前先也不要展露。常苒便也真的隐藏大半,萧承泽瞧着常苒懵懂浅会之时已然动情,若真展露,只怕早已不顾那许多了。便也与今日格局全不相同。
可好久不弹却易生疏。也恰是日前薏霜一曲勾起常苒兴趣,查过雅妓后便让人刻意捧成琴之花魁。而后多有结交,数次在雅墨轩或瑞王府请了薏霜来切磋琴意。只不过瑞王都不在罢了。苏雪荣在常苒牵线下,倒是见过了薏霜。本来不大喜欢薏霜身份,却是碍于常苒面子交谈之后也觉得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