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嫁首辅(重生) > 第3章 兵书

第3章 兵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更阑人静,兰园挂着的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

虞雪怜端坐在书案前,手执毛笔在一卷竹简上标注着什么。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虞雪怜若有所悟地念着这句话。

她从小厨房回来就钻到爹爹书房找出这本《孙子兵法》,埋头苦读了半天,费脑筋不说,有些字她都不知该怎么读。

她把看不懂的圈了起来,等明日去请教爹爹。

她长兄虞牧是个榆木脑袋,现今在军营带兵,是指望不住的。

要查出上辈子陷害爹爹的贼人,她必须掌握一些用人的手段和伎俩,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

敌在暗处,她需得主动引蛇出洞。

爹爹上辈子在朝廷的好友不少,镇国将军府在金陵城也是威严的象征。

可官场哪有真正的朋友?虞家满门被抄斩,只有跟爹爹有过生死交情的将军维护爹爹的名声。

虞雪怜细细斟酌着,脑海冷不丁地冒出一个人影——清癯玉立,冷傲得像座冰窖,里面冻着数也数不清的冰块。

内阁首辅陆隽,是当年负责审理爹爹谋逆一案的官员。

此人家境贫寒,少时籍籍无名。他是何年进的朝廷,虞雪怜便不清楚了。

陆隽初入朝廷做的是礼部司务,因其过于出色,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不受同僚待见,受挤兑是常有的事。

但这不影响陆隽的官路越走越高,越走越顺,个中细节,虞雪怜是在教坊司的那一年听说的。

他们说陆隽能进内阁,耍了不少心机,当了杨阁老的学生,和司礼监掌印冯璞玉攀上了关系。

那几年又恰好有死得不明不白的年轻官员,又恰好跟陆隽有利益冲突,这凶手的罪名自然指向了他。

毛笔的墨水滴落在竹简,虞雪怜收回思绪,把毛笔搁到砚台上。

陆隽在官僚的口中是品行不端,他们说陆隽当了官也掩盖不了身上的穷酸刻薄,为了爬到内阁首辅,不惜杀死无辜的人,谋害提拔自己的老师。

内阁首辅靠着卑劣行径居于高位,说来真是可气可恨,奈何人家的确有本事,圣上看重他,甚至想把公主许配给他。

虞雪怜在教司坊见过陆隽一面,他似乎不爱说话,但目光永远像寒潭里的水,平静无波澜。

那时她也觉得流言所说是真,陆隽从不正眼瞧旁人,傲慢阴险。加之陆隽联合冯璞玉弹劾过爹爹,甚至要毁灭虞氏后代的官途。

虞雪怜以为陆隽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

后来温昭告诉她,陆首辅才不是奸佞之臣,他比那群卑劣的王侯好了不知多少倍。

她说陆首辅不是不爱说话,主要是他铁口直舌,总是不经意戳中旁人的痛处,所以就不受待见了。

在虞雪怜魂魄游荡的那些年,陆隽权势极盛,冯璞玉很是忌惮,两人撕破友好的面具,明争暗斗的。

陆隽查出与东厂有关的上百桩人命案子,写了弹劾冯璞玉的奏疏,景元帝下旨赐死大半的锦衣卫,但冯璞玉的司礼监掌印是保住了,自此再没有官宦敢跟陆隽作对。

南郢之所以能够风平浪静,这大半的功劳要算在陆隽头上。否则那些亲王不会在陆隽死后才造反。

虞雪怜心生疑问,现在的内阁首辅是杨阁老,那陆隽呢?

温昭说陆隽在而立之年入的内阁,称得上是较年轻的内阁学士了。

这般算来,陆隽今年应当是二十几岁了,他还没有入内阁,或许在过那段苦日子。

轰隆——

天打起闷雷,继而是猛烈的暴雨,惊得虞雪怜放下竹简,厢房只有她一个人。

良儿和晚香去歇着了,她此刻没来由地害怕。

也是做过孤魂野鬼的人,竟害怕打雷下雨了。

虞雪怜蹑手蹑脚地举着灯盏,她要回到床榻上好好睡一觉。

*

雷雨不停,当下时节正是夏忙,金陵城城外的村民听到雷声便下了床,心急火燎地去收晒在院里的麦子。

赤着上身,穿着粗布袴裤的大伯抱着麦子,跑进茅屋,哀怨道: “这麦子被淋湿了,今年卖不到好价钱了!咱们花坞村造了什么孽?这个月都下了几场大雨了,麦子的收成也不好。”

同样湿了衣衫的妇人半蹲在地上,边整理着麦子,边发着牢骚,“你爹古里古怪,心眼儿都偏到你二弟身上了,分房子的时候,好的轮不到咱们住。你这个做老大的不争不抢,闷头鸡,就分到一座破茅房。”

她的嗓门随着怒气提高,骂骂咧咧道:“挨个伥鬼倒霉货做邻居,他们陆家快绝户了,剩那一个傻书生。晦气死了,咱们的收成能好才是见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