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夫夫开店日常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上书房里。

“乐乐过来和我一起理账吧。”周铭看着门前的禤文乐,拍了拍旁边的凳子。

临近年底,要把今年的账都清算。

“来了。”禤文乐拿着水杯到旁边的凳子坐下。

周铭翻开账本,一页页指给他看,“我们先看一下每月支出是否对应,然后……”

禤文乐在旁边时不时点头,不懂时就停下询问,也不能说完全听懂了,起码了解了大致的过程。

“夫君,就是说我们今年赚的银钱比去年多五两是吗?”

“截止上个月是这样的。”

这个月的得过几天关门之后才结算。

虽然店铺靠近居民区,但是居民们买东西都习惯了去专门的铺子买,比如米铺布行,或者在集市买。

今年也许是因为店附近的居民渐渐地习惯了杂货铺的原因,多选择去店里买些东西,所以就赚得多一些。

去年一年除去成本,有三十六两,今年的话大概有四十一两。

听到后禤文乐开心笑道:“那真是太好了!”

虽然家里现在不愁吃穿,但是谁会嫌钱多呢。

周铭也很高兴,铺子的生意变好,挣的银钱更多,就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万事开头难,店铺刚开起来的时候也是如此。

首先就是选址问题,为了这个他在镇上跑了好久,也让朋友帮忙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店铺。

资金有限,他对最后选出来的两个铺子其实都不是很满意,但也没有别的选择。

正当他在两者之间犹豫时,好兄弟梁实给他带话说他们家附近有个店铺要出租,他提的条件差不多都满足。

听到后周铭立即和他一起去找那店主询问,店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伯,听后带他们去铺子查看。

他说是孙子要去府城的书院念书,遂决定举家搬到府城生活。

原先的铺子是卖吃食的,也开了好些年了,店主对铺子有些不舍。

所以家里的铺子不看银子多少,只想找个靠谱的人来接手。

周铭看里面的桌椅什么的确实保存很好,里面的厨房也都收拾的齐整干净,知道老伯是很爱惜这些物件的。

老伯询问周铭一些问题后,看他确实是想买的,决定三十两低价卖给他。

周铭受宠若惊,这里地段好,店铺的价格肯定不会那么低。

老伯挥挥手说:“你是第四个来问的,前面的人我看着都不合适,要是你觉得合适我今天就和你走一趟,把铺子给过到你名下。”

老伯活到这个年纪,看人做事就讲究眼缘。

周铭当然没有意见,立即就和老伯去把铺子过到名下。

他原本预计是五十两,现在还剩二十两,这样用来改装店铺和流转的钱就不用愁了。

最后肯定要好好感谢梁实,要不是他还真不能买到这么好的店铺。

梁实家里是卖豆腐的,周铭时不时会去买一些回家,有时会和他聊下天,慢慢的就成了朋友。

周铭想到梁实好像最近都没遇见他,不知在忙什么,哪天去找他看看。

算完账后,禤文乐把银子统一放到盒子里装好,明天要交给周父买地用。

第二天周父就提着几个鸡蛋和一些果脯去到村长家。

村长姜桨听后点点头说:“也是赶巧了,村里确实有人要卖地的,是在村西边那块,一共三亩地,要不我带你去看看先?”

周父同意道:“那成,我们就走一趟。”

周父去看了那块地确实不错,虽然只是普通田地,但种些杂粮什么的够了。

和村长说好后天一手交钱一手交地契。

家里多了两亩地就可以多种些其他的粮食了。

乡下人对地里的粮食那是相当珍视的,家里有屯粮那心里就踏实,其他都没这个来得重要。

二十五这天,全家人一起到镇上赶大集。

临近春节,各家各户都出来置办物什,集市里熙来攘往,人声鼎沸。

禤文乐看着黑压压的一片,最后还是没走进去,便和周铭一起到店里看着。

过节店里来的人也比往常多,禤文乐站在柜台给客人结账,周铭去后面储物间拿货物出来补。

“掌柜的结账!”男子把袋子装好的米放在柜台上,眼珠子不时往两旁看去。

禤文乐称好后说:“一共三斤,十五文钱。”

“掌柜的人家米铺里都降价了,你们家还不降吗,这样吧我给你九文钱就差不多了。”男子说着把铜板拍到柜台上,就想拿米走。

禤文乐一把按住袋子,冷声道:“这位大哥,本店大米就是五文钱一斤,如若银钱没带足可以少买些或是到别的店铺买去。”

那男子听后恼羞成怒,向四周大声喊:“大家快来看啊,瞧瞧这家店把客人往外赶,还讽刺我买不起!我看下次大家都别来这买!”

店里的人听到都往这边看,和旁边的人接头交耳。

“怎么回事啊这是?那男人说的是真的?”

“我不清楚啊,刚刚没看见。”

“不会吧,我都来好几次了,掌柜的不是这样的人。”

“我也是,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也是哦。”

男子看到人都向这边围过来,自得道:“掌柜的我看你还是收下那钱让我走,不然我今天让你店里开不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