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望重山 > 第21章 病中

第21章 病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是十五。

大勤宫中,有一座佛宫。

每月的十五,皇后都会亲自到殿中换燃一盏长明灯。

皇子公主们也会随皇后一起,也算是每月的拜见。

松玉的手在翻找发簪的时候被冻着了,晏亭梨昨日一回宫便让她涂上了膏药,今日也没有让她陪同,只带松香一人。

到皇后的长宁宫时,晏景清和晏亭环已经到了。

晏亭环于年初被赐婚给了镇北将军长子,明年就会完婚,如今正在宫中待嫁。

晏亭梨同他们问了安,才坐了片刻,晏景和同晏亭宛也来了。

晏景和恭敬行礼:“儿臣问母后安。”

晏亭宛也在兄长身边立定,窈窕屈身,“母后金安。”

皇后端坐上首,面色并无变化,噙着温和笑意,“快免礼。近日雪多,行走可要小心些。”

五人俱应了,皇后起头寒暄闲谈了一番,直到窗外晨光更明朗了,才搭着翠心的手起身。

“走吧。”

勤宫之中的佛宫并不算很大,只是特供皇宫中人供奉神佛而已。

去佛宫的路上,皇后是不坐凤辇的。

皇后不坐,余下的人自然也都跟着。

都跟着皇后一起行在宫道上,素雅的伞面撑开成一行,接落满宫飞雪。

长宁宫离佛宫并不远,只一刻便到了。

佛宫明煌,佛台之上金身慈悲,供香悠悠。

众人先随皇后点香拜佛,这才走到灯台前。

于佛宫之中供点长明灯,以求平安康健、昌盛宁乐,是晏亭梨五岁那年才由皇后开始发起的。

后妃并不必跟随皇后来礼佛,但如晏亭宛、晏亭环,都会为自己的母妃再点一盏长命灯,

皇帝是不会亲自来的,都是由皇后为他点灯。

长明灯每逢十五一燃。

皇后垂眼,将手中灯盏点燃了。

晏景清温声提醒:“母后小心手。”

皇后平静的眼眉才动了动,微笑应了。

皇后已点燃了三盏灯,晏景清只需为自己点灯,而晏亭梨也安静地点了两盏烛灯。

灯烛明暖,映在她眸间,一点辉色,却燃不尽眼底落寞。

皇后俯身拜下,晏亭梨在她身后,在皇后直起身的一瞬看见了她高绾起的发髻后,一丝隐在乌发间的银白。

晏亭梨低落眼睫,神色却不变。

从佛宫里出来,皇后要回长宁宫理事,他们便自行回宫。

晏景清同晏亭梨并行,自己撑了伞,将身侧纤瘦的妹妹护在伞下。

晏景清有几日不见她,“看你最近倒是比从前活泼许多,是好事。闲时若想办个宴也不错。”

晏亭梨摇了摇头,“游玩便够打发时辰了。办宴之类的,还是算了。”

晏景清没再坚持这个话题,却忽然想起,“说起来,你的生辰倒是将近。往年都没有大办,不如今年就办一场?”

“啊?”晏亭梨一愣,寒风从鼻喉灌入,她咳了几声,“生辰宴?像往年一样……咳……就好了吧。”

话音的最后被咳声断得凌乱。

晏景清蹙起眉,拍拍她的背给她顺了气,微叹,“还是办吧。明日我同母后说,你就不用操心了。”

晏亭梨还想说什么,可喉间又是一阵干痒,便也住了口不再说了。

晏亭梨其实往年冬日大都甚少出门,窝在宫殿中便是一日。

今年冬天她倒很是有兴致,出门的次数不少,但还是没躲过风寒。

只是睡了一夜,醒来便起不来身了,发起了低热。

松香匆匆去寻御医,晏亭梨卧在锦被里,脸蛋烧起微红,唇色却很苍白。

还不忘嘱咐流英:“去给沈相报个信。”

松玉低叹着给她擦净手,“殿下呀,这时候了还这般好学。”

晏亭梨的声音发闷,几乎整张脸都要陷进锦被之中了。

“总不好叫他白等呀。”

松玉有些想笑,又有些怜惜。

她和松玉都比晏亭梨长了三岁,待她总有些哄着的意思。

“殿下最细心了。”她轻声安抚,又让小宫侍去烧着热水待用。

御医很快来了。

诊看过后,便道:“殿下虚受风寒,气血不裕,勿要再劳累了。先喝一副汤药,夜间再饮一副,若是今晚过后还不退热,便由微臣再来为殿下施针。”

松香认真听完,又问了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才亲自去取药熬煮了。

松玉留在殿中,待晏亭梨漱口净面后,才取来一碗温粥。“殿下,先用一点垫一垫也好。”

晏亭梨其实并没有胃口,但也还是乖乖点头。

她用了半碗便实在喝不下了,松玉也没勉强,吩咐人将早膳撤下。

晏亭梨窝回被子里,分明满室温暖,双手却还是在发冷。

她叹了一口气,声音微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