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容从这一天开始就在外界失去了消息,连知道一些内情、找了合适的由头来寻她的冯惜珍都联系不上她了。
薛瞬和乐晓筱后知后觉,对此很是担心,但是都被冯惜珍给暂时安抚了下来。
只有冯惜珍一个人,在替花容撒了一个又一个还算圆得过去的谎言稳住忧心忡忡的亲友团以后,独自怀揣着一颗因为不知结果而越来越惴惴不安的心,食之无味地正常生活,度过了一日又一日。
花容是失去了消息,但是外界关于她的传闻却是尘嚣日上。
什么“傅家盛宴不见花容靓影,离婚传闻或是真!”、“因爱生恨?花容带头开撕,张靳囚禁报复,正妻变情人?”、“有去无回的‘爱情’陷阱?!替身无数,谁才是真正的豪门‘白月光’?”……
一个比一个还要不堪入耳。
夏日的天,孩儿的脸,总是不讲道理地说变就变。
仅仅是前后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央京大学本部校区区域的天气就由晴转阴,又由阴转雨,从烈日当空变为了阴云密布、大雨滂沱。
但李雨琪并不讨厌下雨天。
因为她就是在夏季的下雨天里出生的,她的父母都说她是来自雨天的礼物,美丽的,珍贵的,是酷暑里的一丝清凉,是难熬里的一抹慰藉。那一年炎热难耐的夏日,因为有她的如期降临,给整个家都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
曾经的李雨琪以为父母说过的类似这些的话语都只是夸张,直到他们知道了汪鑫的事情,她方才明了,父母未曾与她说笑。
她已经能够从那段感情的阴影里走出来了,不仅努力面对,还在试图克服。来自家人和朋友给予她的善意关爱与绝对支持支撑着她越来越坚强,不断发展的事业推动得她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坚定。
在历经人生路上又一段滂沱大雨后,出生在雨天的李雨琪迎来了又一次新生。
无论是酷暑还是大雨,在没有课程安排的情况下,央京大学本部校区教学区和行政区的人迹一般皆是寥寥。
唯有图书馆和自习室及其周遭区域内较常能看见人,而且大多时候都是行色匆匆地直奔目的地,例如卫生间、食堂、宿舍或是回到原先自习所在的室内。
更勿庸说,当前仍处在央京大学的暑假期间,留校的学生本就只占小一部分,而这小一部分里的绝大多数人不是趁着前头雨小的那一阵子早早地就出门去了,就是待在宿舍里舒舒服服地吹着空调做阿宅。
会在这么个大雨如注的档口还在外走动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且大概率上是不得不出门、结果一出来就碰到了天气突变为下大雨的倒霉蛋。
李雨琪是这其中的例外。
她喜欢大雨天的安静,原本是在图书馆里自习的,听见外头下雨了,反而想撑着伞在校园里散散步,所以就简单地收拾了下东西出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日子,李雨琪都过得充实而又快乐。
身边关于她的议论不是没有,但是李雨琪早已经无暇顾及了。学习、兼职和社团活动充盈了她的生活,使得她并不算太困难地就从汪鑫带给她的过往伤害里转移开了注意力。
今年暑假李雨琪没有回家去也是因为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缘故。她不是央京市本地人,但奇敬传媒公司本部在央京,无论是为了她所喜欢的在奇敬传媒的工作,还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环境,留在央京对她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而留校住宿更是她留驻央京的最优解,又方便,又便宜,能够给出身普通的她节省不少成本,从而为一直无条件地支持着她的父母尽量减轻经济负担。
正好学习了小半天有些乏了,外头又下起了降温的雨,李雨琪就想出去走走,也算是给最近都颇为忙碌的自己小小地放松一下了。
走着走着,雨渐渐小了一些,撑着伞随便走走的李雨琪来到了央京大学本部校区的某一道侧门附近。
侧门并不宽敞,只允许校内的行人刷脸或刷卡通过,走出去即是一条步行桥,再穿过一片面积不大的老居民区,就能到达一条当地生活气息浓郁的小吃街。
小吃街和老居民区是早期差不多时候搭建的,央京大学是后来方才建设的,与小吃街和老居民区隔着河道背靠背相望,原本是互不相干的。
直到后来校领导出面,和朝文区以及对面老居民区的人谈了谈,才在河道上加建了一条桥,开了这一道位置较为偏僻的侧门,方便本部的师生步行前往河道对面的小吃街去觅食。
在图书馆看了大半天的书,又走了一段路,李雨琪确实感到饿了。
她几乎没怎么思索便做出了决定,像往常一样很是自然地迈向了侧面所在的那一条分岔路,在侧门的闸机处刷脸出了学校。
小吃街上开了一家她很喜欢的米粉店,虽然那家店也可以送外卖,但是米粉面条类的食物外卖总不如堂食的口感。今儿个正好下雨,不仅正适合来一碗米粉,店里堂食的客人想必会比平日里少上许多。
一想到这里,李雨琪的心情不由得更加美好了几分。
然而,天不遂人愿。
李雨琪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就在老居民区里被中途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