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意叙风流Ⅱ > 第39章 第三十九回

第39章 第三十九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据传当时的陶家家主有位叔叔在武当山修行,故迁往均州寻求庇护。陶家休养生息二十载,如今回来,岂会善罢甘休。

韩碧筳注视楼下的卖花郎,若有所思。

黄迟云忽然道:“听说妹妹的婚期在九月。”

旗风埋头扒饭,听二位小姐聊着自己听不懂的事儿。他这才意识到大姑娘出嫁后,二姑娘应该寂寞得很吧。

既然聊到韩碧筳的婚事,那接下来不免谈及黄迟云的终身大事。

黄迟云只比韩碧筳小一岁,至今尚未定亲。父亲黄健在她及笄之年曾有意把她许配给温四公子。两人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温时崖亦认为可行。然而黄迟云不应允,说二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头温询询不置可否,此事自是不了了之。然而奇怪的是,温黄两家此后竟然也没有替他俩另作婚配,算来都有四五年了。

韩碧筳未曾与温询询打过交道,传言倒是听得不少,桩桩有趣,事事精彩。她与黄迟云泛泛之交,不便多言,不想这位妹妹大方得很,讲述了不少四公子幼时的糗事,例如贪玩用绳子把竹篓挂在树上做秋千,结果钻进去后卡在其中出不来只得等仆人搭救的故事。

她俩咯咯直笑,旁边的旗风一头冷汗。

数完温询询十来件窘事,黄迟云问姐姐是何时定的亲。

韩碧筳低头思量,缓缓道:“那是我十五岁的事了……”

一番话谈完时候不早了,姐姐妹妹相互拜别。

酒菜是黄迟云结的钱,韩碧筳认为黄大小姐到江南理应由她来招待,却被对方以自己主动相邀为由拒绝。

韩碧筳没有再与她争执,相约明日去金山寺烧香祈福。夜色已深,她和旗风将黄大小姐送回城东的江潮客栈,随后回了南山堂。

酤一坊是镇江有名的老字号,制醋卖醋,颇具规模。相较无人不知的江南醋坊,只有少数江湖人士知晓集贤楼的南山堂就设在酤一坊。

半里地外就能闻到酤一坊传来的醋味,香而微甜,酸而不涩。

韩碧筳打发旗风去休息,自己走回房门前,还未进屋就在酸味之外闻到了另一种浓郁的芳香。

推开门,屋里没点灯,却能在蟾光映照下看见桌上洁白的栀子花。

她双眼含俏,嘴角含笑,转身就见月亮下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人,同样面带微笑。

其实在八仙楼,她已经看到向卖花郎买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孟科,以及他身旁一脸倦容的宋新舟。

孟科望了眼二姑娘头上新买的珠钗,迅速低下头,小声道:“你这支钗真好看……”

韩碧筳嫣然一笑,两人相距三尺,眼波已入郎怀。

见她含笑,孟科蓦然紧张起来,身处如水的夜色中,脸被月光晒红了。他又想起件事,从怀中摸出一方帕子递给韩碧筳。中间包裹着一朵栀子花,花香浸染了整块帕子。

他喃喃道:“今儿正巧碰上个卖花郎,记得你喜欢这花,所以顺道买了点。”

韩碧筳笑道:“我这算是沾了黄迟云的光,明日得谢谢她。”

她向孟科提起黄迟云说到的青城花农陶谦,以及黄陶两家的过往。孟科不易察觉地笑了下,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她的眼睛。

“怎么了?”

“其他卖花郎我不知,晚上卖我花的人通晓花艺但没有武功在身。陶谦如果要监视她,不该派不会武功的人。”

韩碧筳听完一愣,琢磨许久后回头望了眼屋里那几株香气四溢的栀子花。

今时今日陶黄两家势力对比悬殊,陶谦想卷土重来谈何容易。他差人跟踪,倘若不是想对黄迟云不利,那多半还是为了一个“情”字。黄大小姐没有对她讲实话。

韩碧筳幽幽道:“陶谦去年回到兖州,重拾起祖业只是为了黄迟云?”

她皱了下眉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而且……”孟科笑道,“卖花郎的担子里还有两盆未放昙花,看样子不日就将盛开。我虽不认识那位陶谦,但他一定是个有心之人。”

昙花名贵,小小的卖花郎那儿怎么会有?

陶谦可能根本没有恶意,比起意图不轨,他或许是想让心上人及时看到盛开的昙花,所以让手下人日夜跟随。

韩碧筳摇摇头:“执念深沉之人不讨姑娘家喜欢一点都不叫人意外。”

这话孟科听不明白,她也不准备多做解释。

“常熟一行顺利否?”

孟科老实道:“还算顺利,不过跟预想中有些出入。”

“宋家后生给你添麻烦了?”

“那倒不是,小友帮了大忙呢。”

“嗯?”

孟科带着宋新舟傍晚才赶到镇江,买完花一回到南山堂,小书生饭都没吃倒头睡着了。

他详细说了严家村的事情经过,听到一半韩碧筳就笑弯了腰。

“年纪小,色心倒不小。难怪二哥喜欢这小子,原来是‘同道中人’,”她不由叹气,“他现年十五,从今儿开始学武还来得及吗?不如让二哥收他为徒。”

孟科听得糊涂:“此话怎讲?”

“你可知宋新舟在湖边遇到的那位救他性命的女子是何人?”

“我想我应该猜到了。难道说与秦兄有什么渊源?”

韩碧筳眼波流转,抿唇一笑:“此事讲起来好笑得很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