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叙一时没明白。
“我落下的东西,是晓月方诸。”常甯道。
“你——”
你怎么不早说!
江叙几乎忿然脱口的这句话,被他自己咽了回去。
还能是为什么?因为她不信他。
他平复了心绪,回以同样的漠然:“知道了。我会找。”
言尽于此,他转身离开。
常甯目送他走远,又回身望向了内院大门。
但愿,还来得及……
……
……
似乎,来不及了……
升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墨知遥莫名有了些许焦躁。
以真气幻化骷髅虽比操纵骨头容易,但也并不轻松。果然皇城根下不同寻常,这么些日子下来,百姓竟还未动摇,也不知还要僵持多久。她倒是还耗得起,只是药庐那边又有不妥:这几日来,影骨竟毫无感应。
揪出幕后之人固然要紧,但也不能再放任程柯不管了。轻重缓急,需得尽快决断才是。
这时,忽有一线清寒沁入天灵,激得她浑身一凛。
她睁开眼睛,笑出了一声。
“到底是沉不住气了呵……”
……
……
皇宫之内,一众大臣围在琼玉台下等待许久,早已沉不住气。
这琼玉台高有十丈,白玉砌就,原是皇帝祭天之所。兆宇帝登基后,心血来潮,又加高了十丈,在其上建了璧月楼,夜夜歌舞声色。先时还有皇亲老臣出言进谏,但帝王刚愎,每每重责,更无视律法,施以刑罚,久而久之,便再无人敢劝。
如今,皇城危急,众大臣才壮了胆子前来觐见。又等了大半日,通传的掌事内臣终是愁眉苦脸地来了,开口却道:“圣上有命,今日宜歌舞,不宜议事,诸位大人请回吧。”
大臣中有一名武将蹙眉上前,道:“十万火急,烦请公公再通传一次。”
内臣认得这一位是京城禁军统领,也为难,摇头劝道:“大人还是请回吧,若再坚持,触怒天颜便不好了。”
“那墨骨妖女围城数日,城中百姓人心惶惶。臣要请圣上旨意,动用‘天道衡’!”
此话一出,众大臣纷纷附和。
内臣一边安抚众人,一边暗自苦恼。
说来此事与他倒有些关系。数月之前,他奉旨去了趟云外阁,索要宝物“晓月方诸”。不想竟遇上了墨骨娘娘。当时虽有太羽宫在旁,但那妖女道行高深,到底是奈何不得。那日之后,他回京请罪,挨了好一顿罚,本以为到此了了。谁知,那妖女竟追来了京城。万幸有皇后以坤舆丹鼎对抗,让那妖女进不了城中。可不承想,妖女诡计多端,竟以真气幻化骷髅,围城恐吓百姓。
一连数日,京城之内不见阳光,阴风四起、寒气迫人。起初百姓皆躲在家中,避免外出。可偌大京城,上万人的生计,岂有不交通行动的道理?商贾们第一个按捺不住,备齐了人手武器,壮着胆子出了城去。但那巨大骷髅着实骇人,常惊得马匹无法前行。更可怖的是,一旦路经野地坟冢,便会遇上骨骸森立,徐徐随行。不少人吓破了胆,逃回了城中,将遭遇之事到处传播。经了几人的口,更传得神乎其神。于是,有人说,只要供奉墨骨娘娘的神像,便可保平安。
此等淫祀,皇家自然不能坐视。京城禁军早已贴出告知,明令禁绝,后来又抓了几个妖言惑众的杀鸡儆猴。可人心恐惧,终难断绝,谁也保不准京城哪里有人私刻神像,暗暗供奉。若那妖女藉着化身显形,便大事不妙。
可这些,也不是一介内臣宦官能处理的,除了干着急,实在也没其他办法。
大臣中又有人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太羽宫毫无动静。这也需得请圣上下旨,召凤池真人援手啊!”
内臣叹着气,道:“诸位大人快别说了。早已传过太羽宫问话,说是真人闭关呢。又说那墨骨娘娘真身没来,是在什么……哦,弗涯药庐。这京城外的是障眼法,只需凝神守心便可无碍。您看看,这请不动啊!”
“唉,这,洪翊侯不在,卫相也不在,这可如何是好?”
众人束手无策,那禁军统领一咬牙,道:“等不得了!便是皇上怪罪,我也得护着皇城。我这就去开启‘天道衡’!”言罢,他毅然转身,不顾群臣阻拦大步离开。
内臣大惊,慌慌张张地跑上琼玉台。台阶高垒,等他爬到璧月楼,已是上气不接下气。
“陛下……陛下不好了!天……天道衡……”他俯身跪倒,声音颤如筛糠。
楼台之内,锦榻之上,斜倚着斟酒的男子嗤笑了一声。他举杯,敬向那盘踞苍穹的巨大骷髅。
“天道衡……开就开罢。朕倒也想看看,这令各大宗门闻风丧胆的墨骨娘娘究竟有多大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