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城中产业大多都已经完善,像我们这些人做的小本买卖也不过只能提供给一些城西郊外的农户人家,但其实也已经足够了。”
青越听着杨大郎说的话,再回头看了看那些躺在城墙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人,很难把这些人和他话中那些曾经做着小生意的百姓结合在一起。
毕竟这算得上是天壤之别。
一时间心下的叹息不由更甚。
杨大郎的声音还在继续:“彼时钱夫人和钱老板感情甚笃,在经营商铺上自然也是尽心尽力的为其排忧解难。”
“再后来,这城镇大部分的商户都并入了钱家字号中,唯独城西这边还是散着的。”
“因为这么些年我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都只是些普通的小老百姓,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赚钱些小钱,能满足日常生活也就足够了。”
“说一句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也不为过。”
说到这里杨大郎多了些自嘲式的苦笑,接着道:“说我们是胸无大志也好,或者是其他什么看不上我们的话也罢,也都没什么。”
“随遇而安,普通的小日子就足矣。”
杨大郎继续:“再者,听那些并入了钱家字号的人说,就算是并入了之后,每日也更加忙碌,且每月还需要缴纳一些钱财,用于钱家在这城中商铺的维护。”
听到这里青越的眉头微微皱起,纵使她不太明白这凡间的生意一事,但听杨大郎这样说着,不对劲的地方却很明显。
这其实和修真界那些小宗门被大宗门合并是差不多的道理。
小的宗门不会再因为势力弱小被欺负,而大宗门也能享受一些来自其他小宗门的供奉。
但与杨大郎所说的有不一样。
青越开口:“按照你所说,其实在那些商户并入到钱家字号之前,过的也不算差?”
毕竟连杨大郎这样的散户人家都能说句”过得不错。“想来是真的不差。
杨大郎点头。
“那为何他们还要选择并入其中?”
杨大郎先是摇摇头,然后开口:“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但后来我们想了想,或许是因为商铺租金。”
“这城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钱、赵两家,其中最显眼不过的便是这街上的商铺所属,我隐约听人说过,说若是那些商铺愿意挂上钱家字号,租金便可少给些。”
“像我们这样做生意的,能自己多赚一些就是一些,所以我想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毕竟怎么做生意都是做,再加上钱家的名号,或许这生意还能再好上一些也是应该的。”
听着这话,青越只是回头朝东看了看,没在说话。
杨大郎继续说:“听我爹那一辈的人说,这城西一代在修建是原本就不上心,因为这城外的荒地,彼时天降大灾,城中百姓都在害怕有难民的闯入,所以想着已破烂形象示人,也算是保全这城里的百姓。”
“所以后来这些铺子也被我们祖辈一代轻松那些,毕竟破破烂烂的地方也没什么人能看得上。”
青越有些不解的歪着头,眼神和观言相交的那一刹那,发现他眼中也带着疑惑后顿时觉得或许这并不是自己的原因。
“我想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城西这一代的商铺所属不归钱家所有的原因,因为那时候这破烂的样子他们也看不上。”
“再后来,这城中其他商铺发展的愈渐好了,因为百姓都信赖钱家这样的大字号人家,再加上钱老板又是一个心善的,总是会分发一些免费的衣物、粮食为保证城中百姓的生活。”
“就连每年年关时,都自掏腰包以城中百姓的名义捐上一笔不菲的香油钱,为他们祈福。”
“实在是天大的善人。”
青越:“所以你们其中也有人心动了?”
杨大郎也不惊讶青越能猜到,因为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不心动,他点头:“对,有少数几户人家很是心动。”
“少数?”观言问。
杨大郎答:“在城西这片地方,像我们这些过关了小日子的人来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改变现在的方式。”
“因为这里商铺大都属于自家所有,所以少一部分租金这事对我们来说也并无吸引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挂上钱家字号的商铺生意确实要好上许多,他们三个月的收入抵得上我们一年了,所以会心动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也正是如此,城西的分歧也越发严重,有人愿意有人不愿。”
“因为钱夫人之前就派人来商量过,说若是愿意挂上字号的商铺,他们都会统一派人来对商铺进行修葺。”
“但修葺商铺却也是需要时间,同时也会印象到旁人的声音,所以后来这矛盾也就愈演愈烈。”
“一直到钱夫人亲自来这里想要说服其他人家的时候,意外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