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近敲定了和阿柒一同去旅行,忙于规划行程,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第一次出门的情景。
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像往常一样,我们起个大早,去别处寻了些柳条榆枝的插在门上,门前洒了灰,有些微风,但已经远不是冬风那样寒凉,隐隐有些春天的味道。晨曦洒在路上,偶有行人路过,一切欣欣向荣。那时候的我和阿柒,自然是没有烦恼的。我对清明的感知也是极好的,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给我描绘了一副清明的景象,从此我心中的清明就这样定了型。当时还依照杜牧的这首《清明》画了幅铅笔画贴在屋门后边,现在只有双面胶泛黄的痕迹斑斑点点。
妈妈在东屋染鸡蛋,用洋颜料和成水,把煮熟的鸡蛋泡在里面,晾干之后就变成五颜六色的鸡蛋。那种颜料格外的鲜艳,主要是红黄蓝三原色,一不留神还要沾染到手上,怎么也洗不掉,不得不保留几天,在不知道的时候悄然退去。腌好的鸡蛋最后装在绳编的鸡蛋网子里。每每临近清明,小卖铺最火的就是各种颜色的绳子。课间甚至上课,都有一双双手在忙活着什么。我从没编过,所以也不会编,只记得编好开头后还要旁人扯着或者水杯压着,虽然不会编,倒也收到许多朋友送的五颜六色的网子,加上阿柒收到的那些,家里也不少。除了鸡蛋还吃了什么早饭我已经记不得了,而且我猜想,或许就是在饭桌上,爸爸突发奇想,说,我们去爬山吧,所以有了这次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