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盖掉那份即使隔着过往冷待之仇、杀母之恨、强臣之忧的,他的真心。
贵嫔听闻天子已经服过药,便让崇华殿给贵嫔腾出了地方做饭,韦真做了些寻常的汤羹和面片端进内殿,就看到脸庞越发清癯的曹叡。
她坐在一旁陪曹叡用饭,曹叡问宫女:“雨还在下吗?”
宫女点点头,随后应命而退。
“陛下还在想大司马从西线撤下来的事情?”韦真小心问。
“他们此刻应该已经撤回长安了吧。”
曹叡此时接过碗,话便不在心头,像个意态温文的少年一样说道:“这雨下的,像是在嘲笑我急功近利,只能让大司马和仲达公无功而返。”
曹叡年少时吃了不少苦,却也未尝想过世间事如此艰难。以前总想着熬到即位就好了,如今仿佛半生用力爬到了千丈山的山顶,等待自己的却只是凌乱无序待人清扫的废弃沙石,四大皆空。
韦真在旁边替他收拾寝衣,如常道:“你不是素来最讨厌文以自饰那一套了吗?一场雨过去,怎么转了性儿了。”
曹叡没说话,只是盯着外面的雨幕。
他一直盼着伐蜀最好的机会,天下局势早一点不用僵着在此。可这一场雨过去,往后又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分分合合、海内倒悬。凭借他那祝圣后又凋零的宗室,或是自己一人之力,也无法改变了。
曹叡大病初愈,先召见了司天官和鸿胪寺的礼官。七日后的甄太后生辰,天子又再次降旨:改葬文昭甄皇后于朝阳陵。
同时,朝廷便传令大赦天下。狱中所押囚犯除殊死刑的死囚外,一律按罪过大小由家人赎回十二月。
这场秋雨停在曹真和司马懿回朝的那一日。
和曹叡有同样预感的曹真在回朝后生了重病,重到天子亲自前往探望。
曹叡向副将责问道:“大司马的病为何拖了这么久?”
曹真勉强伸了伸手,向对曹叡解释,还是半天说不出话来,副将只好道:“大司马最不耐蜀中的天气,八月的时候就已经病得极重了。但是一直不敢让大将军和蜀军知道,怕乱了军心,更怕……”
曹叡问:“更怕什么?”
曹真接下话头,气若游丝,“臣在外,唯恐战败丢城,更怕有了家贼任人宰割。”
“臣挺着这一口气,就是为了回来见陛下最后一面。”
曹真神志还剩一丝残存的清明,趁着此刻坦言:“臣就要走了,以后也会和你天上的祖父叔伯一起看着你,这么大一摊子江山社稷留给你,其实是你爹和你翁翁疼爱你的方式。他们走之前,都有一日便勤勉一日,拼命想着怎么为你再扫清些障碍……”
曹叡凑近了些,听到了他此生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固然有不对的地方,陛下心中不管如何想,还请…念在逝者已矣,以后一定要…守好大魏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