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秋收,霜未降,奉橘一百枚……小妹照安。黄初五年十月。”
“常苦不尽见面之畅,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小妹照安。黄初六年三月。”
……
“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情!唯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小妹照安。黄初六年九月。”
韦真将几封许昌寄来的信一一给皇后重新念过后,再次精心收了起来。
皇后轻叹一声,“以往张夫人每三四个月都会往宫里寄一封信,如今已是黄初七年四月,有大半年未收到他们的消息了。”复而有些担忧道,“也不知道司马公他们一家如何了。”
殿外忽得传来几声轻笑,今上缓步入内,意态平和道,“这口气,一听便是司马懿教夫人写的。”
韦真跟在皇后身侧行礼,今上径直走至案边坐下,拿起几封信细看,阅后长叹道:
“朕都从未和他通过信。”
韦真微微转首看了看皇后,皇后原本想挥手示意韦真下去,被今上的思绪打断,“他留守许昌,我原本想在今年召他回来。可他走了,也不知道让谁顶上更好。”
今上问皇后:“张夫人给你写的信里,还提到过别的事吗?”
皇后摇摇头,“从未,她给我的信只叙家常。”
曹丕怅然了半刻,道:“两日内,调他回洛阳吧。”
这天夜里,韦真一如往常按照皇后的吩咐在她睡着后来到影殿将烛火吹灭,回过身,却看见今上站在殿门前。
韦真默然屈膝加礼,而曹丕向她招了招手,示意她过来。
她跟随其后来到后苑花园,曹丕随意的坐在台阶上,手中还拿着一封折好的书信。
“皇后接你入宫前,你家中可有兄弟?”曹丕似长辈般和暖问道。
韦真摇头,“我娘只生了我一个。”
曹丕继续道:“下午见你给皇后念信,想来也读过几本书。朕有个问题,此时也无旁人,你又在司马家待过,便问问你吧。”
“这信中写,司马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稳重,小儿子机灵,但总是惹祸。司马懿无论去哪,都带着他对他多加管束,而把家族的事务都放到了大儿子身上。”曹丕说到此处,抬首看向韦真,“依你看,这司马懿更疼爱和重视哪个儿子?”
韦真恭敬答道:“仲达公和夫人确实一直更偏疼二公子。但疼爱和重视,也是希望他能终年在侧,并非一定要将重任交给他。”
曹丕面上依旧和悦道,“你继续说。”
韦真猛地想到殿中帝后谈及立储的情状,意识到不对,连忙埋头伏拜在地。
“陛下恕罪!”
曹丕望了半刻,叹了叹气,“平身吧,朕今日不想追究谁的罪责,只是想听些与冠冕堂皇、仁义道德无关的话。”
他将信函收起,问道,“你是何时入宫的?”
“黄初六年二月。”韦真如实答。
“去年二月……”曹丕若有所思,“那个时候出征东吴,路过雍丘,朕还去看了看自己的兄弟。”他继续点头,怅然笑道,“朕与他,自被立为世子起便没怎么再见了。”
她曾听卞太后宫里的人闲聊过,先帝在时,一直偏爱陈王曹植胜过今上,如今日情状,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