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齐和梁愿一同赶往邹家的同时,远在靖州的官兵分作两路,一路快马加鞭赶往风陵渡捉拿邹氏三兄弟,一路顺着报案的老管家提供的线索,重新对周府展开了搜查。
三人的白骨从祠堂中挖掘出来后,便交由一旁等待着的仵作检验。
与此同时,留在周府里的下人也在邹文林院子里的墙角边发现了个通往府外的地道。
那地道的入口上面堆放了许多杂物,所以从前未曾疑心他们几人的时候,其他人都没觉察出此地的古怪。
但现在再将这地道和当时的他们联系在一起,便不难发现,只要时间上安排的细致些,即便那一日他们明面上是去了城外的寺庙,夜里也能有机会再潜回来行凶。
仵作在对那一堆白骨细细查验以后,从多块骨骼中提取出了蒙汗药的成分。
再加之被分割的脚腕,手肘,脖颈等多处位置皆有明显的砍痕,大致可以推测出,死者生前多半是摄入了大量的迷药,陷入重度昏迷之后,再被人活生生的分了尸。
骨骼上的刀痕全都杂乱没有章法,但集中的位置主要都分布在关节弯曲的地方,且骨骼上不仅没有多余残留的腐肉,甚至连一丝油脂都不曾瞧见。
由此可以看出,凶手杀人的过程应当是早就计划好的,所以在分割身体的时候,手法虽不娴熟,但却异常凌厉,分割完毕便迅速将死者的尸体细致地处理。
而用什么办法能够将一个人的骨头如此干净的剥离下来呢?
烹煮!
应该是经过长时间的烹煮,把人彻底的煮熟,煮烂,然后再将肉剥开,把肉和骨头分开处理!
站在凶手的角度,这法子虽然残忍,但却不可谓不巧。
没有了骨头,一堆被煮熟了的肉块,要想处理起来那简直再简单不过。
不论是给饥饿的乞丐流民,还是给山野里的野狗豺狼,都能不着痕迹的将它处理干净……
而顺着这条线索,官兵们调出十年前的卷宗,然后以周府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查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定方向查找没多久,他们便在离周府不远的巷子里发现了一间年老失修,无人居住的屋子。
据调查,那间屋子是在十多年前被人买下来的。
来买这间房子的人据卖家讲述,应当不是本人,因为来买房子的那人年岁不大,提着个钱袋,脸上脏污的不行,看起来像是不知哪处街头找来的乞丐。
所以真正的买家应当是自己事先看好了这房子,然后了解清楚买房人的信息,便直接在路边随便找了个乞丐,也不还价,便直接将这房子买了下来。
那间房子不大,但也还算通透清幽,屋子后面带了个小院。
卖家也曾听闻过有些富贵人家的公子老爷若是外边有了心头好,多半会为其置办个住处。
院子不大,通透干净,最好还要再隐蔽上些,方便自己时时过来小住。
而这间房子便和这些描述完全吻合。
所以当时的卖家只当这是哪位老爷买来做这种事的,不便声张,收了银钱以后,交接好相关手续便离开了。
至于买下这房子的人,最后到底是用这房子来做了什么,他确实是不甚清楚。
官兵们破开那间屋子后,一走进去就发现地面上到处都是散落的斧头匕首,还有许多没有烧完的干柴,屋子里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霉味。
后边的院子里面有几口大水缸,水缸里积满了天上落下的雨水,十多年的时间,这水缸早不知干了又满,满了又干多少次,所以就算曾经有过什么线索,现在多半也已经都冲刷干净了。
屋子里面架着三口很大的铁锅,那锅的形状看起来和寻常铁锅并不一样,像是屋主人特意打造的。
整个锅体像是一个铁桶,又高又大。
官兵们小心地将铁桶从灶台上取了下来,细细检查后发现,这锅长时间没有使用,已经有些生锈了。
但即便已经生锈,细心的官兵们也依旧从锅底发现了许多还未清理干净的碎骨渣,经过仵作的检验,可以确定这些碎骨都是出自于周家三人。
所以此地,便是周家三人真正的遇害地了。
之后在附近走访的官兵又从一些老人的口中了解到,十年前周家人失踪的那段时间,确实是曾出现过一桩怪事。
那段时间,许多人都曾看见过路边出现的烂肉。
那些肉都是煮熟了的,并且煮得非常软烂,被野狗叼食着边走边吃。
那时候靖州的人不论贫富,皆有养狗的习惯,富人家的狗大多数都拴在自家院子里溜,但寻常小户便都是散养。
这些狗除了吃饭,白日里几乎都在家附近溜达乱逛,夜里就回家睡觉,几乎天天如此。
寻常时候虽然也偶尔会叼些琐碎的东西回家,但不外乎也就是些剩骨头,小树枝,野耗子之类不起眼的东西。
可在周家三口人失踪的那几日,许多人都曾瞧见自家的狗接二连三的从外头叼回来熟肉。
刚开始他们还当这肉是自家狗没管住嘴,上谁家里边儿贪嘴偷出来的,这被狗咬过的肉,再还回去人家也不一定会高兴,所以他们都打算自己拿来吃了。
然后等知道是谁家的肉之后,再给商量着赔些钱,也好过就这么平白被狗糟蹋了不是。
毕竟这些人多数都是寻常小户,自己都不一定能顿顿吃上鲜肉,又哪能平白叫狗糟蹋了粮食。
但将狗赶走以后他们才发现,这肉煮得实在太烂,伸手这么一拉,就黏腻的像是在手上化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