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义工边往这儿走边喊,离得近了才看清沈淮对面还有个女孩儿,而且看两人这姿势,就好像要亲上了一样。
他惊讶之下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尬笑两声后又道:“不急不急,你先忙。”
他说完便准备跑开,沈淮叫住他,跟姜喻说了声让她先自己看看就跟着那义工走了。
临走之前,那义工还回过身挠挠头,带着些歉意地看了她一眼。
等两人都走远了,姜喻才摸了摸有些发烫的脸颊,离开了猫舍。
……
姜喻和王叔一起办好了小橘猫的入站登记,站在门口等了半天沈淮都还没来,她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王叔聊起天来。
“王叔,咱们救助站一共有多少小动物啊?”
王叔坐在保安室里边看电视剧边回答她,“快三百只了。”
“这么多小动物平时都谁在管啊?”
“义工啊,小沈小谭他们也经常来。”
提到沈淮,她又问:“沈淮也经常来做义工啊?”
王叔摇摇头,说起沈淮时满脸都是骄傲欣赏的表情,看起来像是把沈淮当自己孩子一样。
“小沈不算义工,他其实是这个救助站的创始人。”
姜喻一惊,“创始人?”
王叔点点头,继续说:“他大学的时候就和几个朋友创办了这个救助站,靠着社会爱心人士的投资艰难维持着。”
“这么多年,陆陆续续走了很多人,当然也有些新的人加入,只有小沈一直坚持着。”
“也因为他的缘故,咱们救助站和嘉安建立了合作关系,医疗条件这些啊都变得好多了。”
“就是资金问题还是挺紧张的,虽然小沈从来不说,但我也清楚,除了偶尔的爱心人士捐助,这么大个救助站的运行都压在小沈他们身上,无底洞似的,就算他再有钱总不能一直靠自己往里填啊。”
姜喻听完后沉默了,她越了解沈淮这个人,心就好像越往他那偏。
明明知道他可能并不差钱来维持这个救助站,心却还是因为王叔的话变得软软的,还带着点疼。
她身为记者,之前又一直在关注桐昌市流浪动物救助的问题,却从来不知道这个救助站的存在,说明沈淮从来都没有对外宣传吸引捐助过。
他在她面前也闭口不提自己是创始人的事,一看就是也不想拿这件事博关注或为自己建立社会名誉。
沈淮只是单纯的在做一件事,做一件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
他只是想为流浪动物建造一个不怕风吹日晒的家。
姜喻想到这里,心脏没由来地觉得闷闷的疼。
沈淮在这时走了过来,跟王叔打了个招呼,又对姜喻道:“办好入站了?”
姜喻声音也闷闷的,“嗯。”
“那就上车吧,我送你回去。”
上了车,姜喻几次看着沈淮欲言又止,看他的眼神也与之前大不相同。
沈淮自然也发现了,但他天生不怎么擅长和人沟通,所以既然姜喻不打算开口说,他也没准备主动问。
“沈淮,你送我去个地方。”
“去哪儿?”
姜喻把手机上的导航地点给他看,是某个宠物用品批发市场。
大概猜到了她想干什么,沈淮什么也没说就调转了方向。
两人去了批发市场,姜喻一副大款来进货的范,足足订了一卡车的猫粮狗粮。
她在那儿结账,顺便跟老板交涉,“送去这个地址,就说是好心人士捐助。”
两人从市场出来,沈淮停下来看她,目光真挚,“谢谢你。”
他说完,嘴角微微扬起,眼里露出浅淡的笑意,“好心人士。”
她一副好奇的样子,“你谢我干什么,那些是买给小猫小狗吃的,又不是买给你吃的。”
沈淮一噎,也不说话了,她本来就是想逗逗他,见他这副样子,心情更好了。
“其实王叔告诉我了,你就是那个救助站的创始人。”
“不过你也用不着谢我,就算救助站的创始人不是你,我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后也会捐助的。”
沈淮抿抿唇,道:“我知道。”
姜喻疑惑,“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知道?”
沈淮摇摇头,没再回答她的问题。
“上车吧,我送你回家。”
车子到了公寓门口,姜喻却没有下车的打算。
她坐在副驾驶,一脸认真地看着沈淮。
“沈淮,你打算就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经营救助站吗?”
沈淮虽然没有说话,但姜喻却也读出了他的回答,他确实就是这么打算的。
姜喻劝他说:“适当的曝光会给救助站吸引来更多资助,救助站也能帮助更多流浪动物不是吗?”
“其实有很多像你一样关心流浪动物的人,但却没有渠道或能力去尽自己的一份力。”
她语气郑重,“如果你愿意,我周一会带上摄像探访救助站,并专门为其写一篇报道,以吸引社会人士的资助。”
她怕沈淮会想也不想就拒绝,赶紧补充道:“你先好好想想,不要像专访那样急着拒绝,这可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沈淮没说话,姜喻也没下车,两人就这样沉默地坐着,不知道过了多久,沈淮的声音才传来。
“好。”
姜喻一喜,“你答应了?我马上回去准备!”
她说完便高兴地下了车,但走出去几步却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急匆匆折返回来。
她站在车前敲了敲车窗,等车窗缓慢降下后,又弯下腰把头支在车窗上,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沈淮。
“沈淮,把我微信加回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