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见到有道士打扮的来到府中... ...”
他顿了顿。
“一律打出去。”
地上人连连磕头,领命而去。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往外走的人一个踉跄,声音粗犷低沉,微不可察的颤抖。
“是。”
商桑回到房中。
青霜有些奇怪二人刚才的表现,却没放在心上,虽是夏天,抵不过山雨欲来,晚间风凉,走向大红酸枝的八宝纹柜门处取了件杏色薄衫,想给商桑披上。
“郡主不是去了应府,怎么同世子一道回来了。”
左右两人有了婚约,她乐得见郡主同殿下走得近些,不过有意打趣一番。
却在给她披外衫时不经意瞥见几处红痕。
“呀。”
她惊呼一声,连忙查看。
“郡主,你受伤了。”
商桑抽回手将袖子拉上。
她从粗糙的树皮上滑下,又往枝叶错杂横生的花丛中走,皮肤难免破皮划伤。
前几日都藏得好,只因今日衣衫单薄,被人瞧见。
“无事,一点皮外伤,已经上过药了。”
她又想起给她上药的人,心中掠过刀剑光影,少年将军拔剑杀人的情形浮现在眼前。
青霜见她脸色霎时间变得苍白,哪里像是没事的样子,打开门就要叫人去唤大夫。皮外伤倒是其次,郡主脸色这般难看,不知是什么原因?
商桑拦住她。
“无妨,我不过有些累了,休息一番便好,你们先退下吧。”
“是”
青霜只能掩了门,退了出去。来到外边对着扫洒的,喂鱼喂鸟的,轻声说话的各个小丫头道:
“都退下吧,郡主要歇息了。”
又来到廊下,将装着鹦鹉,八哥儿的两个鸟笼取下,一并提了出去。
夜凉如水,明月阁静悄悄一片,除却垂下的幔帐随萧萧风动,再无半点声响。
一人立于窗前,望着窗外一轮圆月洒下清辉无数,院落间,花木阑珊,风移影动。
忽闻一声响动,一只黑色的鸟儿落在窗台。
商桑自个儿也养些鸟雀,是故房中常备着鸟儿的吃食,见它徘徊许久,拿了一些过来,撒在窗前。
那鸟也不怕生。
跳过来将食物吃了。吃完后也不飞走,绿豆大的眼睛盯着商桑。
商桑以为它没吃饱,又撒了一把在窗台。
那鸟儿却不吃东西,飞过来蹭了蹭她的手,她摸了摸它黑亮的羽毛,却感觉到有什么东西落在自己手心。
商桑摊开手掌,是一卷纸,小指般长,新抽条柳芽似的粗细,。
她这才注意到鸟儿脖颈上挂着一个漆黑的小瓶子,与鸟的羽毛同色,不细看看不出来。
难怪她适才没有发现。
商桑又摸了摸它。
“好聪明的鸟儿。”
那鸟儿闻言,将一颗黧黑的头高高扬起,不知听懂了没有。
商桑打开纸条,是一行小字,字迹杂乱同画符一般。
她借着月光,细看了许久,依稀辨出内容。
“九月一日,妙玄观见。”
落款许安。
商桑笑了笑将纸条收起。
“我知道了。”
窗台上的鸟拍了拍翅膀,消失在天空中。
盛夏的京城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雨。
次日王府门口,地面依旧有些潮湿,木制的地面亮闪闪,明晃晃的照出一片模糊人影。
商桑望着拦在身前的侍卫,薄唇轻启。
“我说了,去应府。”
侍卫面露难色。
“这”
青苓青霜不知发生了什么,上前呵斥道。
“还不快让开。”
侍从脸色苍白,却寸步不让。
“郡主别为难小的了。”
这是做什么?
青苓越发气愤。“是谁给你们的胆子。”
脚步声传来。
“是殿下让他们这么做的,青苓姑娘有何不满?”
跟在李鸠身旁的侍读尺墨开口道。
“殿下。”
青苓青霜见到来人,纷纷行礼。
守着门的两个侍从松了口气。
“想见应姑娘,叫人派车去接便好了。郡主还是好好呆在府中的好。”
尺墨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门前的一处青石台阶上,李鸠站在人群中,被众人拥簇着,居高临下的望着她,狭长的眸子同晨雾笼罩的雨后青山一般无二,朦胧,昳丽的,带一点点凉意。
寸丹转过头对着两个侍卫。
“没听见吗,还不快让管家派车去将应姑娘接来。”
“是,是。”
两个侍从连连点头,说着就要往门外走。
“不必麻烦,这么一闹,我也没兴致了。”
商桑转身回房,两个丫鬟跟了上去。直到走到院中,青苓方斟酌着开口。
“郡主,为何... ...”
“为何殿下不许您去寻应姑娘。”
青霜心中叹了口气。
哪里是不许郡主去寻应姑娘,分明连郡主出门都禁止了。
“别问了。”
她知道郡主有事瞒着,又怎么会告诉她们。拉着青苓退下,给商桑留下了独处的空间。
王府明月阁,守门的侍女见到来人,通传一声,开门声响起。
“世子爷说是拿来给郡主解闷儿。”
青霜走进房间,将一个红漆描金海棠花托盘呈上。
各个新巧玩意儿一字排开。
“放那儿吧。”
商桑提不起兴趣,指了指一旁的紫檀木香案。张仪攻下蒲阳,又将其还于魏,公子繇为质。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罢了。
看出她心情不好,青霜将东西放下,退了出去。
商桑信步走到窗边,至上而下望去,整个摘星院一览无余,王府的高墙构造与将军府不同,墙面光滑,上边是波浪式的琉璃瓦,更重要的是,院墙旁较为空荡,并无可借力的地方。若是不会武功,想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