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和奸臣同流合污后 > 第12章 抵达杲阳

第12章 抵达杲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杲阳县。

“吁”的一声,黑色面具男子沿着路边的巷子停下马车,转过头朝后方道:“淳于姑娘,主上还有其他吩咐,属下便先送您于此了,若是您有需要,随时飞鸽传书,主上接到便会回信。”

淳于敏点头:“我知道了,多谢。”

随着与踏雪下车,那面具男子行走两步后,一瞬间如虚影般消失在她们视线范围内,只留下她们屹立于空荡的窄巷。

“郡……不对,小姐。”

踏雪慢慢环顾了周围一圈,而后轻轻拽了拽淳于敏的衣袖,弱弱问道:“这里是哪?咱们现在又要去哪呀?奴婢总觉得这儿阴森森的……”

淳于敏目光平静地陈述。

“杲阳县。”

“由于地理位置不佳,农业和商业都格外落后。加上元燧打赢那场仗前,匈奴屡屡来犯,能搬走的人家都已经离开了,留下来的大多是些老弱病残的贫苦百姓,所以看起来荒寥了些。”

“可我们不是要去西凉边塞吗?现在也没到住客栈的时辰……”踏雪有些不解,问,“小姐,咱们不找个繁华点的地方再歇脚吗?”

淳于敏一边朝着巷外走,一边凝望着萧条到没几分人烟的破落街道,略有嘲讽地说道:

“如今的大齐,除了京都和江南的几座大城仍旧繁华,其他小城皆是这般萧条,尤其是寒冬,百姓食不果腹已成了常态。”

“再往西北方向走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到时候便会觉得,杲阳还算好的了。至少还没有当街烧杀抢掠,甚至于易子而食……”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些黎民百姓所经历的艰难苦楚,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挣扎,生活在京城中只知道凭借对底层人民的想象,怀揣着何不食肉糜心里,吟两句假大空词句以博得好名声的士族不会懂,也不屑于懂。

但凡依旧处在大齐的腐朽统治下,士族与皇室为了维持荣华富贵相互勾结,而寒门难有出头之日,百姓的诉求便会被抹除,被扼杀。

淳于敏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精明:“在继续前进之前,我得先在这里替元燧解决一件事情……一件关乎杲阳甚至于京城局势的大事。”

淳于敏径直朝县令府的方向而去。

踏雪虽然仍对其话里话外的深意绕不明白,但她相信,自己小姐的决定准没错。

杲阳县的范围不大,仅靠二人正常速度的步行,到目的地也不过消耗一柱香的时间。

只是停在那县令府门前时,就连淳于敏都不免愣了一下——她没想到,县令府竟如此破败,破败到甚至不如普通百姓的屋舍。

府邸猛兽图案的门环已然被磨损至失去了眼鼻,靠近左手方向的铁质圆环挂满了斑驳的锈迹,深棕色的木门表面也除了腐蚀的痕迹,便是凌乱的蛛网。

透过门缝两指宽的间隙往内看,只瞧见空荡荡的宅院内,唯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婆婆,身着数层布满补丁的布衣,拿着扫帚清扫积雪……

淳于敏纤白的手指覆在门环上,扣门的力度明显并不重,可木门却如同下一刻就要散架般,发出了剧烈的晃动,她微微向后退了一步,端正地站在大门正对的位置。

闻声开门的仍是那个扫雪的老婆婆:

“姑娘,您是……?”

她瞧见面前的姑娘身形高挑而瘦削,面色有些病态的白皙。

穿着打扮虽格外清素,然却透露着由骨相而发的气质,绝不像他们这小地方出来的女儿,倒像京城内的贵人。

淳于敏面挂浅笑,不卑不亢:“劳烦阿婆向县令大人通传一声,就说在下是元燧元大人的好友,受其所托助县令大人解决赈灾粮一事,还望与其面谈。”

老婆婆听这话连忙点了点头:

“请姑娘稍等片刻,我现在就去同县令大人通报。”

说罢,她半掩住那堪比虚无的木门,颤颤巍巍地沿着仅铺了层凹凸不平的鹅卵石的小路走去。

她走得似乎格外着急,每一步都给看到的人一种快要踉跄着倒地的垂危之态,可每一步却又如胡杨树般,即是苍老年迈,却拥有着坚韧而顽强,不甘因命运磋磨而折腰的生命力。

像是万万名百姓的缩影……

不过一会,便看见不远处匆忙走来一个身影,只是来的不再是那位老婆婆,而是个国字脸,皮肤黝黑,瞧起来格外方正的中年男人。

他拉开木门,拱手行礼道:

“敝姓刘,如今在杲阳担任县令一职,这位便是姚敏女公子吧?快快请进。”

淳于敏和踏雪对视一眼,二人眸中皆闪过一丝意外。

“姚”是淳于敏母亲的姓氏,她母亲虽然曾是名商界奇女子,于江南打下赫赫产业,可距离她过世已十年有余,加上自从嫁于淳于家后,京城内大多数人也都改唤她为“淳于夫人”,她的姓氏便鲜少有人知晓。

而元燧思索得倒是周到,不仅不动声色地替换了对她的称呼,为她省去了解释身份一事的麻烦,还连姓氏都恰好换到了她的心坎上。

算起来确实与她挺有默契。

她跟在刘县令身后,不大的庭院内,一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除了几棵根植粗壮的老树,便是些许覆盖着积雪与冰霜的粗糙石雕。

确实是她这些年来所见为官者中,数一数二的清贫。

许是出来的太急,那会客前厅的门都还敞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