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松子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所以附近的山上能种树的地方,全部都被种上了松树。
因着这边气候,这种结松子的松树只有在此地能够生长,这才让成为了岷县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棉花即将进入收获期,大量的木料石料被人运到岷县。
看着穿着异常的异族人,岷县的百姓先是戒备,在听闻这些人都是县令大人的奴隶以后,这才让这些人进入县城。
成熟的棉花盛开,如同天上的白云一般。
岷县的百姓随同王健来到峡谷,想要见证棉花的收获。
王健一手抓着棉铃,一手从棉花朵中轻轻地掰开纤维朵,再牢牢抓住纤维,轻轻地整理其绒毛,然后将其放入采摘袋中。
众人看着第一朵棉花被王健采摘下,发出欢呼声。
王健也兴奋的举起这一朵棉花,“大家多日一来的辛苦,现在终于是到了收获的时候,很快大家就能够有棉衣穿有棉被盖了!”
众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洁白且漂亮的植物,终于明白为什么外族会将其当做观赏植物了。
每个人在腰间绑上一个袋子穿梭在棉花田中,手指轻轻的将棉花采摘下来。
采摘的棉花及时的被人摊开晾晒,经过五天的晾晒,第一批采摘下来的棉花终于是晒干了。
晒干的棉花去掉棉花里的棉籽,弹成蓬松相当,洁白松软的棉花,然后拽下一朵朵棉花,一点一点用力撕开,均匀平铺在案板上。这个时候拿出早已做好的纺车,利用纺车将棉花捻成线。棉花捻成线因为其用力和棉花多少需要精准拿捏,其工作只能都由心思细腻的女子来做。
随着棉线越来越多,王健大手一挥,棉线这才搬到织布房,经过织布机的编织,第一匹棉布终于是产生了。
棉布摸起来比麻布柔软不少,想想用棉布做衣服,就知道穿起来能够有多舒服。
大部分的棉花都被拿来做棉布,剩余的棉花都被拿去做了棉被。
生产出来的第一张棉被,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送给王健,王健却没有手下,而是连同一车棉布送到了京城。
有了棉被,王健直接让人将他床上用品都给换了。
晚上盖着新棉被,虽然有些重,可他还是更喜欢现在的棉被。原先他的被子都是由鹅的细绒制作的,虽然保暖但不管针脚再怎么仔细,终究还是会跑毛。
棉花收获时间长,反倒是松子先一步收获完。
看着百姓们送来的松子,王健只是略为收下一点尝个味,其余的就没有收。
一来松树生长年限长,而来产量完全靠天意,三来采摘不易。采摘人员要爬到几十米的树上,用杆子把它们打下来。这样的活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行,每年更是都有因为采摘松塔从树上掉下来的人,这也是松子的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而一颗松树产生大约40至80斤的松子,一斤松子在外面可以卖到二、三两银子,可在这里一斤松子最多也就一两银子。
收获了松子,也就到了缴税的是时候。
人丁税加上其他的苛捐杂税,百姓们收获的松子就得上交至七层之多。
今年的收获还不错,虽要上交七层,剩余的松子卖出去,他们也能够买上够一家老小半年吃的粮食。
棉花因为是记在官中,反倒是不需要上缴税收。
这次司马昊焱十分的开心,他终于是收到了王健送来的东西,而不是和上次一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了。
棉布和棉被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可送的人却对于他来说十分的不同。
不顾他人的反对,司马昊焱收到棉被的第一天晚上就用了。
盖习惯了丝绸被的他还有些不习惯,但想想这是王健送给他的,他还是没有不让人收起来继续使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