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到粮食的百姓纷纷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安抚好百姓的王健依旧没有时间闲下来,岷县现有人口已经全部重新编册。
看着剩下四分之一有册无人的册子,其中遗失的部分,剩余的全部被他打入到流民,当场将他们的名单上报给朝廷。
为了购买大量的粮食,王健不得不打开县衙的库房,这一看气的他差点没背过气去。
空空荡荡的库房,除了灰尘与蜘蛛网外,就再无任何东西。
拿出账本看着账本上标注库房有多少多少东西,王健现在很想把做这个账本的账房找来问问他是怎么做的账。
行吧!对方这是一点东西都不给自己留啊!王健无奈的抚着额头。
虽然有了王健发下来的粮食,百姓们却依旧天天外出寻找吃的,尤其是葛根附近山上的葛根都快被他们给挖完了。
为了挣钱买粮食,王健将目光放在了葛根上,他出银子从百姓手里买葛根。
百姓们听闻他要买葛根,一个个的立刻将自己挖到的葛根送到县衙。若不是王健强塞给百姓银子,他们都不愿收王健的银子。
王健指挥着人将葛根做成葛根粉,又写上一封厚厚的信件,让带着葛根粉和信件去往京城。
一队人马赶往京城,一队人马去往江南。
王子腾没想到收到王健第一封信,竟然是指挥他做事的。刚想说上几句,但想到自己收到的消息,明白儿子的不容易,没办法谁让他是做老子的呢!
收起信件王子腾直接对管家吩咐道:“将咱们京城里位置最好的铺子收拾出来,再安排几个手艺好的点心厨子过去,咱们也沾沾健儿的光,尝尝这个葛根做的点心是个啥味道!”
管家的办事能力很快,没用两天原本卖布匹的铺子,就装潢一新,变成了专门卖糕点的铺子。
铺子一开业就引来了整个京城人的围观,不为其他的,就因为铺子里的糕点太漂亮了。这糕点不仅看着漂亮,价格也十分的漂亮。
在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有权有钱的人家,而且深在皇宫的皇帝在得知这事的时候,还专门派人出宫来采买,更是让人散布出去,说是宫里的皇帝和娘娘都爱吃。
有了皇帝的广告,京城里有脸面的人家自然跟风的不顾价钱直接一份接一份的买着。
高颜值的玫瑰茯苓葛根糕、樱花葛根糕、各种馅料的葛根果子、软糯清甜的葛根糕、酥脆微咸的葛根酥饼、Q弹爽口的红糖葛根糕、甜蜜的葛根酥糖……
看着这一桌子的糕点,王子腾抬起筷子都不知道该先从那一盘开始品尝。
京城里葛根糕点铺子的买卖十分的顺利,也让王健收获了不少了银子。
而他派往江南买粮食的队伍却不是那么的顺利。
往北方卖粮早就有人在做,对方早就有了固定的路线和队伍。
现下王健派人到江南买粮,相当于是直接动了对方的利益,对方怎么可能干。
王健是王家人,又得皇帝看重,对方只是一个商贾,自然是不敢在明面上和王建作对。
对方明面上不敢做手脚,但是背地里却是动了手。他先一步买了市面上的粮食,故意抬高粮食价格,最后又想故作好人,只抬高二层的价格再卖给王健的人。
王健这边急着要粮食,现在粮食涨价了,他们却也不得不买。
背后大赚一笔的商贾还在自得,他却不知道他的所有行为都已经被人知道了个清楚。就为了面前的这点蝇头小利,他却不知道他已经上了王健的黑名单,以后他再想往北面卖粮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这笔粮食一买,王健多年积累的小金库都快去了一半,若不是因为马上就能够从葛根上赚回来,他早就要上折子找人报销了。
岷县可谓是百废待兴,整个县城里最好的房子在王健眼里都不够看,更何况现在他居住破破烂烂的县衙。
他现在虽然对居住的地方不满,但却也暂时只能忍着,等百姓们真的安心以后才能再想办法修缮。
为了不让百姓们闲下来瞎想,王健直接让人放出话,要免费教导县城里孩子认字。
现下天寒地冻的,每天出去附近山里找吃的,时常都只能空着手回去。现下听闻王健要免费教导孩子认字,而且认字的孩子每天还能够免费吃一顿饭,有孩子的人家纷纷都心动了。
岷县现在一共有六千三百二十八人,老人高达两千人,孩童却只有一千多人,青壮年有三千多。很明显这个人口出现了问题,孩童占比太小只有七分之一,已经呈现出负增长。
看着这一问题,王健知晓鼓励百姓生育这个政策得提上历程。
一千多个孩子分到四处学习,没有书籍笔墨纸砚,却不妨碍孩子们认字。
王健一到来他们不仅有了饭吃,家中的孩子还能够识字,可把岷县的百姓们给感动坏了。
当家中粮食越来越少的时候,百姓们这次却丝毫不慌,只是稍稍减少每次煮饭的米粮,心中祈祷县令大人能够早日运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