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往家走,她又道:“我们家没什么钱,可是二哥一直在干活,为什么也不给二嫂买新衣服穿啊,我看大哥就常给大嫂买新衣服,还给大嫂钱去镇上烫头发,我听大娘说大嫂烫个头很贵的。”
还能为什么,二堂哥不疼老婆呗,挣的钱估计全攥在自己手里头,别看郑娟整天在村里嚣张跋扈,韩明熙早就发现,只要二哥一皱眉,她就立马闭嘴,百试百灵。
想着,韩明熙转头对一言不发的赵建国道:“以后二嫂再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你就说要跟二哥喝酒,她肯定不敢再乱说。”
二丫是在担心自己,赵建国高兴的直点头,他倒也不会真的和郑娟一个女人家计较。
熟练的碾料,打磨,混合,晾晒,这会多了赵建国这个帮手,做起蚊香来速度快不少,,除了要晒粮食等着之后去交公粮之外,地里也没什么大活,李明秀也能搭把手。
不出几日,韩明熙家中就堆起来高高一摞摞蚊香,品质过硬用起来和上次做的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效果依旧不错。
韩明熙和赵建国商量着,两人分头去卖蚊香,距离上次韩明熙去附近村子里兜售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赵建国去村子里卖蚊香肯定能有销路。
韩明熙就骑着自行车还是去镇上销售,双管齐下,如果顺利,这回卖完蚊香也就几天的功夫,趁着天气还热着,他们还能做成好几笔生意。
说干就干,第二天见天气晴朗,两人就各自搬上蚊香出发去兜售,李明秀和三丫就在家把剩下的那些材料继续加工。
不出韩明熙所料,镇上人流量和需求比村里里大得多,蚊香买卖做的比韩明熙想象中还顺利,难怪后人常说八十年代随便摆地摊都能发财,百姓的生活需求属实旺盛。
可是等她从镇上回家,都吃完饭赵建国还是没有回来,这人难道迷路了不成?
就在韩明熙准备骑上自行车去附近村子里找找时,赵建国弯着腰背着背篓出现在大路上。
“怎么这么晚?迷路了吗?”她不解的询问道,不应该啊这附近的村子距离的都不算太远。
赵建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低声道:“没有,我.....我背篓里的货没有卖完,就想着多卖会。”
二丫出门的时候带着两大箩筐的蚊香都能卖的干干净净,自己忙活一天还剩些蚊香没有处理完,赵建国有些抬不起头。
“嗨,我以为什么事呢,卖东西就是这样,一回生二回熟,我刚开去村子里卖蚊香的时候,买的人也少,走吧,先去吃饭。”
韩明熙对赵建国劝慰几句,看他实在心情不好,就又陪着他吃点菜,否则这人今天估计不好意思多吃。
饭桌上,韩明熙不露痕迹的打听赵建国的卖货过程,才知道他就只背着背篓在村子里走来走去,有人看他他才和人说自己是卖蚊香的,难怪他说卖不出去,哪有这样子做生意的。
心里有主意,韩明熙面上不显,反而问一旁的三丫道:“三丫,你想不想去卖蚊香。”
三丫正在给泡菜坛子添水,听二姐说愿意带她去卖蚊香高兴的点头:“去,我想去。”
村里的孩子放假没什么可以玩耍的,能出门到处走,她可不愿意嘛。
“那明天你和你建国哥一起去邻村卖蚊香吧,咱们比比谁更早回家。”韩明熙笑着和妹妹比起赛,三丫在家看着也内向,但不在韩大成面前的时候其实也是个活泼的孩子。
“好啊!”一听还有比赛,三丫更升起兴致。
韩明熙笑着点头,“那就这么说定咯。”
第二天一早,韩明熙照旧骑上自行车,今天她打算去市里面看看,三丫也跟着赵建国戴上草帽准备出发,韩明熙告诉他们能卖多少卖多少,卖不完也早点回来。
市区里面虽然有蚊香厂,但是韩明熙卖的自制蚊香,低廉的价格同样惹的市民追捧,早早卖完两箩筐蚊香。
想着近日来家人的劳累,她本想割上几斤肉给家里人补补。可是压根没找到买肉的市场,找人一问才知道早就卖完了,而且她也没有肉票,上次买糖的地方不需要凭票,她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谁能想到如今买几斤肉还得票,算算日子,韩明熙只得叹气,暂且忍耐吧,如果她记得不错,用不了多久凭票购买的日子就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