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互相认识的人,一合计就直接付钱了,毕竟着蚊香看着挺好用,价格也才平时的一半,就这样韩明熙的生意渐渐开了张。
要不为啥说80年代好赚钱呢?这个时候商品经济比较落后,会自己做东西的人比较少,经济有逐渐发展,货品供小于求,基本上拿到市场上都能卖。
韩明星都没来得及多换几个点儿,才到第2个点儿。蚊香就卖的七七八八。她机灵的盯着眼前凑过来买蚊香的人,熟练的应对讲价、问询的人,一边回答一手伸进怀里摸着鼓囊囊的钱袋,这....这也太好赚了点,她人不知怀疑自己是第一个来县上卖蚊香的人。
卖着卖着一个拿着蒲扇穿着背心的老头,悠闲的迈着小碎步走到她跟前。看了一眼箩筐里的蚊香,了然的说:“你这是从市里进的货吧?”
韩明熙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笑嘻嘻的看着买蚊香的人,由着他们猜。
“哟,老李,这你也看的出来。”
姓李的老头成竹在胸的摇摇扇子,“我儿子在那上班,我还能不知道。”
有认识老头的恍然大悟,难怪老李能看出来呢,原来是有内部消息。
反应快的又多拿了几盒蚊香要韩明熙重新算账,厂子里的货才要一半的价格,这便宜不占就是傻子,凡事怕比较,听到所谓的内部消息,原本还可买可不买的人一看众人抢起来了,也都要买上几盒。
短短二十几分钟,原本还剩小半框的蚊香都被打包一空,韩明熙问问旁边有手表的人,还不到下午三点,这速度她都没想到。
没有货了,聚着的人就散了,倒是刚才那个老李头又凑到韩明熙面前小声的问:“姑娘,你家有人在市里蚊香厂工作吧,走的哪条路子批的货?”
原来是把自己当成关系户了,韩明熙有些哭笑不得,这是不是说明自己做的蚊香质量和厂里的差不多啊。
实际上,厂子里每条线上难免会有些残次货,老李头就是以为韩明熙走了关系低价拿了残次货来卖,他寻思着这生意能做,这一上午小姑娘赚的可不少,可惜他儿子只是厂里面的普通员工,厂子里管的也严格,没有批准条子偷偷拿货出来卖,就算是残次货那也得进局子,这事可不敢乱做。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韩明熙只推说:“大爷,你问我,我也不知道,都是家里人交代我上街卖的,天不早了我家吃饭了,再见大爷。”说完脚下一蹬,自行车朝着市里的方向就去了。
李老头站在原地晃晃扇子,看着韩明熙的背影心中想到,小姑娘嘴上还不承认呢,肯定是家里有内部员工,今天得在蚊香厂上班,不然怎么会让个小姑娘出来卖东西。
小姑娘回家的方向一看就是市里,小姑娘嘴严,不过嘛做事还是嫩点,这不,还是让他看出了端倪,李老头没搭上关系也不可惜,感慨一番有关系就是好,扇着扇子慢悠悠的往家里去了。
他哪知道他口中的关系户,还是听他说了才知道市里面有蚊香厂。趁着时间还不算太晚韩明熙,蹬着自行车一路问,一路骑,又一个多小时之后,才看到市南边偏僻处有座厂子,大门口有白底红字的牌子,上面写着国营日化厂五个大字。
不愧是国营厂子做事很正规,韩明熙刚把自行车停好,保安室的老头就背着手出来问:“姑娘,你有啥事儿啊?来找人吗?”
韩明熙摆摆手:“大爷我不找人,我是问问你们厂子里卖不卖粘粉。”
“哦,粘粉啊这里可不买,这里东西都不零卖,也不卖材料。”如今做买卖的风声松了,时常有人来厂子门前头问这买不买那卖不卖,他们这个厂子主营日化产品,和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东西比如手套、肥皂、洗发水、蚊香这些全都生产,但是不对外零售,看门大爷对这种询问已经见怪不怪了。
又听这小姑娘说买粘粉,那肯定是内行人,外行人哪里知道粘粉是做什么的,只有家里有方子的人才知道粘粉的用处,大爷四周瞅了瞅没看到别人,小心的对韩明熙指指右边,神秘轻声说:“姑娘,你往那边走,十字路口往左拐有个周家药铺,有你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