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他抢来的娘子 > 第22章 明榆

第22章 明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又乖巧的点头,白雪见她这副样子一阵无语,还想再说些什么,此时柳大哥在外询问“天色晚了,我们可要在前面的镇子上歇脚?”

晚饭后,沈时期自然是同依依和杜梨准备休息,白雪敲门进来,递出一支玉簪。

沈时期仔细端详玉簪,这只通体莹润,在微暗的烛光中彷佛发着光,精致的蝴蝶白玉簪子。

她有些不解,我不缺首饰,且,这簪子比我那些差的远了,

白雪坐下,解释说,“这是阿榆的簪子,这只簪子是当初阿榆的娘亲留给她的,你要去易家认亲,需得带上这只玉簪。”

看着白雪留恋不舍的眼神,沈时期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白雪交代完就走,来到门外又回过头来叮嘱“今后你叫明榆,是明家长房嫡女明秀文之女,你们两个,不是再称呼错了。”

依依和杜梨看向沈时期,见自家三娘子也很是认同的点头,二人也恭恭敬敬的点头行礼“记住了”

沈时期在白雪走后看着玉簪还在回想着在马车上白雪交代的事情,白雪透露了明榆的身世,其实明榆也很是可怜,明父是赘婿,所以明榆随母姓,也正是因为随了母姓才得以保留一命。

明母在得知明父即将被发配后被家中长辈逼迫与他和离,只是明母却是一片真心不忍抛弃明父,不过几日也随着病逝了,明家对待明榆极其苛刻,只当她是家族耻辱,全然不顾她的生死,若不是皇后娘娘出手相助,明榆也撑不过那个寒冬。

此时沈时期借着明榆的身份去易家寻亲,寻的自然是明榆娘亲明秀文的亲,那易家如今的主母是明秀文的堂妹明珠楠。

若论关系亲近,本不该上易家寻亲,只是那堂妹当初抢了明秀文的婚事,明秀文随后两年都因婚事被毁之事无人敢与之议亲。

不成想,之后招了一个打铁匠为赘婿。明家也曾是世家大族,一个打铁匠为夫婿自然会被很多人耻笑,明秀文一度被亲友排挤。

所以堂妹知晓后数年来极是关照明秀文,年年不断的赠送一些布料首饰,只望堂姐原谅她,在明榆父母出事后,也曾表态愿亲自照拂她。

沈时期此时还不知易家人如何,单看表面,只觉得明榆这位姨母是位心思极重城府极深的人,不然怎会不动声响的抢了明秀文的婚事,又在易家生子后站稳脚跟,使易家近十几年来无一妾室通房。

再说易家,老宅在河东太原,但近二十多年里,易家大房一直定居在扬州城。

大房虽不谋仕途,但极着力培养二房三房,兄弟二人在官场上稳居其位。

易家二房易江,在朝中已位居吏部尚书,其长子易寒松也在今年的进士中。

三房文不成,索性就投身军营之中,易英虽只是个应天府马直军使,但有易老爷子曾经的威望,在军中也是备受瞩望。

易家易泰安老爷子曾是先皇亲封的太保,不过三十余岁就位居检校少傅,河东节度使,执掌河东兵权,只是自圣上登基后重文轻武,易老爷子就请旨回乡养老,不问朝中事情了。

娘娘此次就是为了要得到易老先生的支持,望易老重回朝中执掌兵权。

只是这易老先生自回乡之后,就开始潇游四方,不见身影,就连易家人也联络不到,易家若不是有大喜大悲之事,易老先生都不曾现身,上次现身还是易萧与明珠楠大婚。

也有传言易老先生病逝他方了,但易家很快就出面制止了谣言,说易老先生游山玩水好不自在,每月家书一封,只望家中不必牵挂,书信中更是直言不要再派人打听他所在何处,若是长孙婚事已定,自会现身。

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书信中,易老先生的字迹铿锵有力,全然不似六旬老人,众人才表歉不再议论。

此时她要做的就是,务必与易家长孙喜结连理,待大婚之日易老先生现身后,说服易老先生回汴京与娘娘一叙,那时娘娘自会设法留下易老先生。

只是,白雪说的轻巧,她却满面愁容,要怎么才能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迅速建立深厚感情,让这位易小郎君甘愿打破门第芥蒂,爱上她这位落败的明家女。

杜梨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催促着沈时期快些安歇着,她才仔细收起玉簪睡去。

天气逐渐变热,日照增多,万物生长进入一个极旺盛的阶段。田间蝼蝈的鸣叫,吵得人心情烦躁不安。

一行几人经过连日来的赶路才刚到应天府,来到客栈,突然遇见了韦家的马车。

自上次韦书臣走后已有许久不曾见过,说不想念是假。

杜梨打听后细细道来,原来韦书臣四月刚刚加冠后掌家,如今是他掌家后首次代表韦家外出议事。

韦家早在曾祖父那辈起就由大房在朝中站稳立场,二房三房多是经商,与世家联姻来保韦家稳妥,如今大房中大伯父韦书达已位于礼部尚书,其叔父也已是怀化将军。书臣姐姐韦栩也与太子殿下成婚数年,三房中子女更是与多位世家联姻。如今韦家地位更甚从前,沈时期听后深知韦书臣一路不易,如今再回想他从前的不告而别,也觉得好似别无选择,若自己处在那个地位也会如此吧。

明日韦书臣会在春之庭会见几位生意场上的员外,沈时期想多停留一日,于是依依去告知白雪,白雪也知连日来马不停蹄的赶路,皆是身心疲惫,几人只暂时休息后再启程前往易家。

韦书臣在酒楼时已见过自己,仍装作不熟躲着不见,她不死心,打听了他居住的住所,在他回去的必经之路等着。

此时天色渐暗了,听着远处有马车驾驶的声音,她回头看去,内心一喜,果然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