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尊贵的也不过是前朝开国帝王的嫡女,以京畿之地为封号的咸阳公主,已经是极尽尊贵了。
而惊羽居然被封为了长安公主!
一时之间皇后心潮澎湃,又颇多怀疑,不知道这封号只是封号,还是惊羽真的能享长安食邑。
惊魄知道自己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便同皇后和惊风一起快步将惊羽先送回了昭和宫的房间。
留了人服侍,让她安睡下,之后才去了正厅,给皇后和惊风详细说明今日在御书房中的所有事情。
将来龙去脉等等场景一一叙述完全,相比于惊风满满的自豪,皇后听的全程是心惊胆跳。
她不是无知孩童,从听到今日皇帝还叫了弘文馆大学士以及几位翰林学士的时候就知道皇帝已经不是将这件事情单纯的当作父亲和女儿之间的约定了。
翰林清贵,乃朝廷栋梁,大学士才高,乃文坛泰斗,请这几位来考校一个公主的学问是万万没有必要的。
皇帝这番行径,仿若是在考校一位将来的朝中人才一般。
果不其然,后来听到惊魄转述的那些大人们的问题和惊羽的答案,不论文章好坏,多为政论高低,根本没有什么在遣词造句上的询问。
若不是地点是在宣政殿而不是含元殿,说是当庭殿试都是有人能信的。
待听完惊魄转述的整个过程,在为惊羽深深骄傲的同时,皇后也不由自主的同惊魄共情了:
幸亏惊羽生而为女儿身。
如此才华横溢简在帝心,若为皇子,她如何甘愿屈居惊魄之下。
惊风则是根本没有这个考虑。
他和惊羽乃世间最为亲密的两个人,从小到大心有灵犀,他根本没从今日这种种特殊中感受出来什么。
他只知道,惊羽想要做的事情是从来都要做到的,这次也不例外罢了。
惊风还在,惊魄同皇后不能商量什么,两人对视一眼,皆明白了存在于彼此心间的那一份了然。
惊魄作为当时在场之人,自然是看的分明。
那几位大人考校惊羽的地方哪里只是学问文章,更多的是治国之策,若惊羽生为皇子,定然会成为他最大的威胁。
好在惊羽只是公主,而且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帝王盛宠于她,于昭和宫和他都是好事。
惊魄也同皇后以及惊风讲了皇帝下的那三道旨意。
估计不久昭和宫就会接到正式的旨意,毕竟册封公主一事重大,有封号的公主更是需要入太庙告祖宗更玉牒,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而且惊魄也特意跟皇后说明了一点,惊羽获封的长安公主,虽因为长安地位特殊不能以长安为封地,但是可享长安部分食邑,也就是说,她能合法的拥有长安的部分税收。
长安为帝都,是真真正正的天子脚下,乃大秦之基石,哪怕惊羽只是能享到长安一小部分的食邑,也是前途无量。
更何况之后帝王定然会给惊羽另挑一处真正的封地,如今整个后宫,除去皇后,没有一人权势能胜过惊羽。
帝王如此看重惊羽,皇后自然欣喜,若不是此时圣旨还未到,她都已经准备吩咐人大赏宫廷了。
惊风将前因后果听完之后,只觉得惊羽真是厉害,连弘文馆大学士都对她另眼相看,心里倒是没起什么另样的心思。
他和惊羽自小亲密,远甚寻常同胞兄弟姐妹,哪怕年纪尚小,他也知道惊羽的天赋绝对是在他之上的,无论文治还是武功。
只是他的天赋也并不弱,也是人中龙凤,所以他和惊羽能够就很多事情达成共识。
如今他只为惊羽感到开心,毕竟这代表了她终于赢得了同皇帝的约定,从此之后就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他们俩见面的时间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皇后看他兴奋的坐都坐不住的样子,忍俊不禁,也不拘着他了:“你去吧,若是惊羽醒了你就陪她玩,若是她还在睡你就回来陪你皇兄吃点东西。”
惊羽是一日水米未进,惊魄在御书房待了大半天也只是用了点点心茶水,皇后早就让人提前备好了饭菜,他们谈话期间训练有素的宫人已经在隔壁的偏厅摆饭了。
惊风可没有跟母后和皇兄客气,点了头说了声“那我等会儿再回来”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估计要去仔细的同惊羽好好聊聊今日的事情了。
等到惊风走了,惊魄和皇后才有机会来好好讨论一下接下来的行事计划。
惊魄同皇后说:“惊羽有奇才,但是心性未定。”
“今日大学士也曾隐晦的提醒了父皇,不过他似乎也是考虑到了惊羽年纪还小,加上目前来看惊羽的心思仍多是在为国为民之上,所以便没有多说什么了。”
“不过母后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好好教导惊羽,莫让她走了歪路。”
这话在惊风面前是不能说的。
惊魄早就知道惊风和惊羽之间从来都是没有任何秘密的,不说他和母后这般聊天了,就是父皇明确告诉惊风让他不要同惊羽说的事情他也能转头就说给惊羽听。
惊魄也没有危言耸听,这真的是大学士直接了当提出来的问题。
因为惊羽有些想法过于天马行空,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不加限制,以惊羽的才华地位和能力,稍微出错便会带来大问题。
自惊羽启蒙以来,类似的话皇后不知道听过多少了,从麒麟殿的周太傅到秦修,哪怕是她身边极为衷心的汉女,都或直白或委婉的向她提过惊羽的与众不同来。
皇后点点头:“目前来看她的心还是好的,这孩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母后会看顾着她的。”
惊魄知道母后对于惊羽的看重,最不想让她走上不归路的也绝对是母后。
所以也放了点心:“您也莫要过于担心,惊羽如今看着还好,性子固执些也无妨,她本就是大秦最尊贵的公主,骄矜一些本是正常。”
哪怕惊羽是个大字都不识一个的粗人,她的身份地位摆在这里,大秦上下,也没有几个人敢去欺辱了她去。
“不过父皇此番做法,是定要将惊羽给推到人前了。日后惊羽可以随意出宫,母后务必要提醒她,在宫外千万要言行有度,注意安全,莫要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皇后可以理解皇帝的心思,惊羽如此大才,莫说是帝王,便是连她都想拿出去炫耀炫耀。
加上惊羽的女儿身份,就算帝王将自己的宠爱明晃晃的显示于众人面前,也没人会起些什么特殊心思。
毕竟太子惊魄和惊羽乃一母同胞,而同惊羽更为亲密的惊风也同太子一母同胞,而且的确同惊魄的年纪差距过大,若是改弦易辙,未免太过冒险。
所以惊魄并不担心惊羽显于人前对他有什么威胁,相反的,惊羽声名愈显,对他的优势愈大。
作为太子,惊魄在朝中需要维持低调,哪怕在民间的声望也不能过显。
帝王春秋鼎盛,并不需要一个过分优秀的太子。
但是惊羽就不一样了,她的声名哪怕甚嚣尘上,也不可能起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帝王也不会疑心她一个女子,这也是为何皇帝绝对会放心的任由今日之事传扬的原因。
而惊羽是惊魄的胞妹,她有才名,对他的名声其实也是有推动的作用的。
这些事情惊魄不用明说,皇后自然明白,昭和宫的母子四人是利益共同体,惊魄立的稳稳的,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所以惊魄并不担心惊羽显于人前,这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弊,他只是担心惊羽显于人前之后可能会被当成靶子,被有心之人盯上。
皇后自然也明白惊魄的顾虑,她比惊魄还不想看到惊羽出事:“放心吧,母后会嘱咐惊羽的。”
“陵云这两年看着也成熟了许多,有他时刻跟在惊羽身边,我们能放下一半的心。”
“我会再给惊羽挑一些人随身伺候,你皇叔也说惊羽武功不错,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有空也跟惊羽说说,莫要让她一随意出宫就得意忘形。”
说到这里,皇后又想到惊风:“皇帝这么看重惊羽,你说惊风这孩子不会难过吧。”
惊魄心想,莫说惊风,便是他,长了他们整整九岁的人,在看到惊羽在宣政殿内侃侃而谈的时候,为惊羽感到十分骄傲的同时都在内心深处生出了些许自卑。
但是他到底心智更成熟一些,几乎是立刻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妄自菲薄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他身上的,他也是妥妥的天之骄子。
“刚才看惊风的样子似乎是没什么,他和惊羽自幼亲密,应该不会。不过我会注意的,母后有时间也可以开导他一二。”
母子两个商量好,十分默契的都没有想过让皇帝也分给惊风一些注意。
说到底,坐在帝位上的人,不止是他们的亲人,更多的是大秦的君主,他们也是他的子民。
他给的,他们不能推,他不给的,他们不能求。
话说的差不多了,刚好芳州也过来说膳已摆好,皇后便陪着惊魄去用膳了。
虽然还不知道惊羽那边的情况,但是看惊风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陪惊魄用膳,皇后和惊魄猜到大概是惊羽醒了,两个小孩儿正一起说悄悄话呢。
皇后没打算去叫他们,听惊魄的叙述她都能猜想到惊羽今日该是多么疲累,就让人给惊羽送去了饭菜。
惊魄看着皇后事无巨细的吩咐,严肃的神情也有些松动,有些忍俊不禁的无奈:“母后,这些事情下面人自然会做,您先歇歇吧。”
如果惊风惊羽身边伺候的宫人连根据时候送些饭菜这种小事都做不来需要人吩咐的话,那这些人也没有什么还留在他们身边的必要了。
皇子公主身边,是永远不会缺人的。
皇后也知道自己是有些草木皆兵了,惊风惊羽从小到大的事情她都想亲力亲为,此时听惊魄这似有似无的调侃,也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
惊风惊羽早产出生,小时候身体不好,皇后怕宫人伺候的不仔细,许多事情都亲自过问,以至于养成了这般习惯。
但是如今他们两个都长到八岁上了,健健康康,活泼可爱,调皮起来能气的她头疼,皇后被惊魄调侃的,觉得自己也是时候放松下对他们俩的照顾了。
至于刚才还在被皇后惦记着有没有伤心难过的惊风,也不负惊魄的希望,是真的一点点妄自菲薄的想法都没有。
别说伤心难过了,他连多思考这件事情一刻都没有,满脑子现在都只想着惊羽日后可以随意出入宫廷,他们两个该如何好好利用这个优势。
没办法,谁让他和惊羽两个人,都十分自然的默认了他们两个是一个整体。
惊风的运气十分不错,他刚跑到惊羽的寝屋,睡了一会儿的惊羽就因为饥饿被迫醒了过来。
她仍然很困,在惊魄背上趴着睡觉的时候她是真的人事不知的昏睡过去了,自己是怎么回到了床上的都毫无所知。
她醒了,但是仍然是迷糊的,一日水米未进加上超量的脑力活动耗尽了她的所有精力,刚醒的那一刻,她仿佛连自己是谁都没有想起来。
不过守在外间的小蛮第一时间听到了她起身发出的动静,进了内间,见她呆坐在床上,连喊了两声公主惊羽才回过神来,这才应了她一声,说想喝水。
小蛮赶紧喂她喝了两口水,惊羽缓过来了,眼皮子还没有完全睁开,靠在小蛮的怀里,声音软糯糯的:“我肚子饿了。”
小蛮也下意识放低了声音:“公主先多喝两口水,小厨房里面温着吃食,奴婢马上就让人去拿。”
就像惊魄所想的那样,惊风惊羽身边伺候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连主子的衣食住行都照顾不好的话,昭和宫可永远不缺费尽心思想找门路进来伺候的人。
小蛮和陈侍作为皇后特意给惊羽挑选的人,这点玲珑心思还是有的。
若是非要等到皇后派人过来吩咐才能想起来给公主提前准备吃食,他们两个也就不用干了,惊羽现在对他们两个还并没有什么非卿不可的心思。
惊羽有一口没一口的在小蛮怀里喝着水,小蛮打算喂她半杯水就去吩咐人拿吃食,刚好这个时候惊风进来了。
他见惊羽在小蛮怀里闭着眼睛喝水,知道她醒了,就兴奋的冲了过去。
脱了鞋子就直接上床坐在她身边:“惊羽你醒了啊,你快喝,喝完了起来跟我说话。”
他年纪还小,虽说是男女七岁不同席,但是他和惊羽血脉相连,这方面自然是放松了许多,守门的陈侍看到他来了连通传都没有就直接放他进来了。
听到惊风的声音,惊羽才尝试着努力让自己清醒了起来,又喝了两口水,睁开了眼皮从小蛮怀里起来了。
小蛮见状,知道公主和四皇子有话要说,就将手中的水杯放到一边,退了下去,亲自出去拿吃食去了。
惊风惊羽血脉相连,向来都是彼此最亲近的人,连父母兄长都比不上,说起话来从来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对于惊羽过去一年同皇帝的约定,惊风是除了她之外最了解进度的人,连同她日日住在一起的皇后都没有他了解的清楚。
惊风难掩兴奋:“惊羽你快清醒清醒,皇兄说你赢了父皇,日后都可以随意出宫了,还被封为了长安公主,你快跟我说说。”
此时正是炎炎夏日,惊羽寝屋里面摆了不少的冰,她刚被惊魄送回来的时候小蛮只是脱了她的外衣就让她上床休息了。
此时惊风也不讲究那些,只除了鞋袜,连外袍都没有脱就直接盘腿坐在了惊羽身边,一脸激动样子。
缓了一会儿还喝了杯水,惊羽已经清醒过来了,于是就重新十分仔细的将今日御书房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刚才惊魄已经同皇后和惊风叙述过了,但是也只是大体内容,一些细节自然是没有惊羽记得清楚。
加上惊羽同惊风从来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她跟他说话,向来都是据实以告,而且是记忆范围内允许的详细。
惊风认真的听着她说,等她说完才继续总结:“所以其实父皇都没有考你读书情况如何,他们都是在考你策论上的问题。”
惊羽点点头:“是啊,今天看到大学士们的时候我还在担心呢,他们肯定是博览群书,父皇把书单一给他,他随意提问两句,我肯定不一定能记得清楚。好在他们都没有问任何书本上的问题,就是看了我的策论集子考问。”
毕竟六百本书,薄的只有浅浅几十页,厚的却是有几百上千页,她又不能过目不忘,若是皇帝考问她书上的具体内容,她还真的不一定能记得清楚。
不过这也是惊羽能预料的到的情况,这么多书,她看起来费劲,父皇考起来肯定更费劲,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把主要心思放在这上面。
惊风有些悻悻:“那你那六百本书不是白读了。”
“也不算白读吧,若是一本都没看过,我定然也是写不出那些策论的。”
在惊风面前惊羽也不会隐瞒什么,她七岁之前启蒙看的那些书,最多支撑她再写两篇《君民论》。
再往多了写,就是长篇累牍缺乏新意,若要成百篇策论,是必定要积累更厚的阅读量的。
惊风也知道这个道理,点点头:“反正这事儿算是过了,父皇已经下了旨,定然是不会收回的,以后你就可以随时出宫了,我都已经看了好多好地方了,等你出宫的时候咱们去玩。”
世上最信任惊羽的人就是惊风,从她跟父皇打赌的那一天开始,惊风就没觉得惊羽会输,这一年里面没少相看好玩的地方。
这种事情惊羽自然是十分推崇,她一年来宵衣旰食不就是为的这一天,当下就狠狠点了点头。
若不是今日实在疲累,她甚至准备今天就要跟着惊风一起出宫去玩。
等到小蛮送来吃食,她稍用了一些,觉得肚子不那么饿了,疲累感就又上来了,都没撑到皇后和惊魄过来看她就又睡了过去。
连下午惊魄和惊风出宫都不知道,一直睡到了第二天晌午才缓了过来,从母后那里接了父皇下达的可以随意出宫的旨意就立刻准备出宫事宜了。
从此之后,她秦惊羽成为皇室第一人,不用靠各种令牌,便是仅靠这一张脸一身身份,便可以随意出入宫廷,这也就是她一年来不懈努力的最终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