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哥且慢,是我,李谊。”
赵缭惊得差点站起来,才想起来自己在车上。
同样吃惊的李诫,但他掩藏情绪的手段总是那么高明,开口时,声音中竟还有一抹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清侯!你怎么会在这里?”
“正是春游的时节,出来走一走,没想到和四哥想到一起了,看来这里景色,果然名不虚传。”
若非李谊的声音中,还带着连夜赶路的疲惫,这番话说得也算自然。
“是啊。”李诫这一声,却多少有些古怪,“七弟这时去向何处?我们是否还能同路?”
“四哥,我们回盛安吧。”李谊不再曲绕,自然托出来意,声音仍如春风拂柳。
“皇子无令出盛安,若被父皇发现,是要被治罪的。”
说着,李谊手上不可察觉得轻轻勒马,马蹄“咯噔咯噔”向马车靠近两三步。
“我倒觉得既然难得出城,不如干脆再多看看这么好的纯色,回去父皇就算要罚也认了。”李诫故作轻松地笑道,说着,话头自然一转。
“听说荀司徒已经被放出大内察事营,但在里面受了寒,旧疾复发了。七弟是不是还要赶回去探望。
若是如此,为兄便不强留了,来日再相约踏春郊游。”
“四哥。”李谊难得不依不饶,“既然难得重逢,不如就此同路,路上还能做个伴。”
李诫声音中的笑意淡了些许,“七弟这是,一定要我一起回盛安吗?”
李谊没说是,也没说不是,仍是温和道:“不论四哥要去哪里,我同四哥一起,等四哥同回盛安。”
李诫没说话,两人沉默得对峙着。
在这沉默中,赵缭甚至听到李诫负在身后的手,转出袖口中的匕首。
过了不知道多久,才听见李诫咬着牙,却又似是松了一口气道:
“既然如此,那同回盛安吧。”
说着,李诫就要上车,就听李谊道:“四哥舟车劳顿,不如由谊驾车,请四哥骑马。”
赵缭不知道听不到任何动静的片刻中,李诫是如何妥协的,只是直到车身因多了一人的重量,而细微晃动时,她还是很难相信,同车之人,竟是李谊。
“吱—”
微不可查的一声,赵缭用脚尖轻轻将车门顶开一个小小的缝隙。
可那一抹青色的背影还没看清,就见李谊一点没回头,只反手将打开的缝隙轻轻合住。
合住的瞬间,漏进一缕轻弱的风,和一句比风还清的,“没事了。”
。。。
回盛安这一路,远比离开时快得多。
马车停下时,赵缭一晃神,才意识到自己居然睡着了。
“四哥。”马车一轻,像是少了一片羽毛。
隔着车厢的木板,耳畔传来的声音却愈发清晰。
李谊就在窗边,声音近得好似在和她说话。
“就送你到这里了。”
他的脚步声往后面去了,或许是还没醒,赵缭下意识循着他离去的脚步转头。
就听同样的窗边,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短短几个时辰,李诫的声音却好似度过百年般,沙哑脆弱。
“还不给我吗?”
说着,李诫手掌按在车厢上,才勉强没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