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全家上下都凑不出一件新衣裳。都是旧的补补,补不了就拆,拆完拼拼凑凑再做一件“新”的,而那些小贩就会专门到村里走街串巷卖一些布头针线肥皂角,布头大大小小,但好歹是新的又便宜,买几块回来往膝盖头胳膊肘屁|股这些容易磨破的地方补上又能穿一年半载。
“可这里的人那么富,会要布头吗?”
赵燕很担心,这附近的居民区她都跑过,不说别的,生活水平真的比她们家乡县城的人都好上一大截,旧衣服都少见到,更别说打补丁的衣服了。
“自然不是在这里卖。”夏昭昭指了指南边,“那边是老城区,老城区再往南是渔村,咱们把这些衣服和碎布片带到那边卖。”
再繁荣的城市也有贫困的一面,贫富差距是永远无法消灭的存在。
但只要有人存在,就有会有需求,而抓住这些需求,就能从中牟利。
这是夏昭昭悟出来的道理。
赵燕似懂非懂,可现在没有别的选择了。
王琳听说了两姐妹的遭遇,气得不行,知道她们打算报案后,很是支持,还陪着一起去了公安局。
到了公安局才知道那几个小混混已经被抓起来了,就在昨天下午。
原来是那几人逃跑时,撞倒了一位推着小车卖糖糕的阿婆,看见阿婆摔在地上的钱盒子,几人起了贪心,便把那钱盒子抢走了。
这一幕恰好被阿婆的儿子看见。
阿婆的儿子是名公安,刚好是值大夜回来,看见老母亲被小混混欺负,哪里能忍,立马就回去叫人,两个小时后在一家猪脚店里按住了那几个小混混。
王琳问办事公安:“同志,那几个小混混能被判多久?”
公安:“反正大年夜是出不去了,明年三月也许能出去。”
这就是要关三到四个月啊。
这个结果让王琳跟赵燕满意,“就该好好给他们关起来,这种祸害放出去就是害人!”
公安:“早关了不知多少次,就是不见改,几个人年纪都不大,家里也不管,哎。”
那几个混混都是这一片有名的老油条了,根本关不了,抓一次老实几个月出去了又继续捣乱。
“全部都抓住了吗,是五个吗?”夏昭昭突然开口问。
公安:“四个,跑了个女的。”
夏昭昭:“能问下那女人叫什么吗?”
公安:“叫田红妹,原来挺老实一丫头,自从跟他们混一起就越学越坏。”
田红妹。
夏昭昭将这个名字记在心底,又问:“同志,我还想问下他们为什么要针对我们吗?”
公安:“这个倒是没问,等会让审讯的同志问一下。”
夏昭昭:“好,谢谢公安同志。”
公安:“你们出去时记得登记下,到时候有赔偿的话好联系你们。”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赔偿压根拿不到,这些小混混哪里有钱,家里早就跟他们断绝关系了,也不可能去帮他们交罚款。
不过夏昭昭和赵燕还是登记了信息,离开公安局后,王琳安慰两人,“现在恶有恶报,那群渣滓在里面肯定会被好好教训的,你们就当是破财消灾了,以后都会顺顺利利。”
“谢谢琳姨,我们俩没事的。就是之前都没遇到过这种事,一下子有些慌神,现在他们被抓起来就好了,我们也算是报仇了。”
“你们能这么想就行,今晚上要不上我那吃饭去,我给你们做个猪脚面线,去去晦气。”
“我们就不去了,还要把那批货收拾收拾,看看能不能补救下。”夏昭昭婉拒。
“也是,那行你俩丫头也别忙的忘记吃饭哈,那我先回去了。”王琳叮嘱。
“嗯,琳姨再见。”
跟王琳告别后,夏昭昭俩人回到了家里。
“怎么不开心?”夏昭昭看着赵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