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子抱着头盔正准备朝着那边起点线过去的时候,伊势谷直突然在她身后叫了一声,她转过头,就看见这个短发的女生低着头,眼神看向别处,显然很不好意思的模样:“我,我刚才…有听到你的和那群男生说的话……”
“所以?”
“……嗯,我就是想说…谢,嗯…谢谢!”
话音刚落,这人就飞一般地跑开了,留下洋子在原地挠了挠马尾扎得有点紧的头发——原来,还是个傲娇呀!这家人可真有意思,一个冰山,一个傲娇。
转过身,她想着这样的事往前走,最后还是低头失笑起来,那些不知道从何而来的紧张也消失得了无痕迹。
“整个赛程是跑完两圈算最终成绩,需不需要给你时间走赛道熟悉一下?”
洋子刚走到自己抽中的5号车边,隔壁抽到7号车的娃娃脸对手,安彦和邦就这样问了她一句。她抬手看了看手表,离自己跟伊佐那约定的放学时间已经不剩多少,昨天她就没和对方讲过自己在社团碰壁的事情,就怕他会担心,今天要是晚了点不就容易暴露嘛!
想到这,她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赶时间。昨天和今天都看过你们训练,学校的地图上也有赛道,我已经看过了,直接开始吧。”
这样的话无疑让周围看戏的其他部员觉得被小看了,面色都不是很好,甚至有冲动的家伙直接开口叫安彦给她点颜色看看。
那就试试吧。
坐进车里四处摸了摸熟悉了一下后的洋子直接带上了头盔,隔绝掉了那些闲言碎语。
之前就说过,见丘高这个卡丁车赛道场地并不是特别大,甚至都达不到比赛场地的基本要求。但比起室内场地到底更接近户外比赛的环境,而且为了能更好的训练,设计师肯定想了很多办法,把各种基础弯道都尽可能地塞进来,也就导致了直线的部分较少,几乎只有起点亦是终点前后的这一小段。
对于车身马力较小的四冲而言,对每一个弯道的入弯和出弯时机的把控往往比更轻巧的专业车更重要,毕竟少了需要稳定车身等其他的因素,所有的注意力都可以放在赛道本身上。
她刚才那番话并没有吹嘘,看了他们两天的训练,以及地图上的赛道整体图,此时整个场地早就化作了一个模型存在于洋子的脑海中,等待着她驾车去实际试验自己预设的杆位路线。
前期的小直道可以猛踩提一下转速,也感受一下油门,而马上的第一个弯是最基础的大半径弯道可以用来试验一下刹车的力度……依照着脑内的路线模型,洋子的5号车在哨声响起后和旁边的7号车同时冲了出去,并按部就班地开始试验自己模拟的这条线是否贴切。
因为预留了熟悉车辆的时间,所以她在第一个弯的时候对刹车的控制并没有达到预期般完美,晚了一步后出弯时已经落在了7号车的后面。
二号弯是个双顶弯角,大概明白了刹车的力度后她在这里又试了一下验证这个感觉不是偶然而是确实如此后,她脑内的杆位路线已经开始有了细微的调整,准备在下一个弯道大展身手了。
但这些情况落在观战的大部分部员们眼里,只觉得是洋子技术不如人,连过两个弯道都慢半拍以至于被前面安彦的7号车甩开了一长段距离。他们嘻嘻哈哈的笑谈声,大到都传进了站在第四个组合弯道处的伊势谷直的耳朵里。
她厌恶地瞪了那群男生们一眼,然后立马回过头专注到了赛场上。这个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儿,那样信心满满,对方身上的那股劲儿,让她不觉得结果是这样碾压一般的败北,肯定是还没发力而已!
下一瞬间,伊势谷直原本只是安慰和逞强的话语便应验了。
5号车在第三个单湾心弯道的地方选择了比7号车更早的入弯点处踩下了一记很重的刹车,所有人都以为后轮即将抱死车身要原地旋转的时候,5号车却适时收了力道猛地滑向了弯心的路肩然后一脚加速出弯贴近了原本领先快两个身位的7号车。
而两车往前也就二十多米的很短距离,正是洋子叫伊势谷直等在这的四号组合蜗牛湾,因为5号车在上一个弯更早的入弯,让她也能更好地贴近了四号弯的最佳入弯点。
伊势谷直不懂这些理论,她只能看见快速驶来的两辆车,其中的5号直接骑上了路肩,而且因为入弯晚所以刹车时机也更晚,从内线切入后便和平稳地走在外线的7号车完全持平,然后在下一个关键的蜗牛S弯时,先切内再切外,紧接着直接提早开油,超车拉远一气呵成,将7号车完全甩在了后面。
疾驰而去的车辆早就进入了下一个弯道,但近距离看见这番操作的伊势谷直却愣在原地,盯着面前赛道上的胎痕,只余留全身震颤,头皮发麻。
原来,这才是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