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给秦皇汉武剧透历史 > 第12章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

第12章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重要的是,未来的李斯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许多道不明的视线落到子婴身上,或打量或揣测,子婴只当看不见,他只是等始皇帝做最后的决断,过了一会儿头顶上才飘下始皇帝的声音,“然。”

他下令,“廷尉李斯,不尽臣责,令褫其爵位,罚俸三年,明归家闭门思过,思完己过再重新上殿议事。”

李斯死里逃生,惊喜的跟什么似的。

他连连磕头,又将好不容易才包扎好的额头嗑出血来,斑斑血迹,看着吓人,也可怜。

之前那些因为他的举动而反感的大臣见状心又软了下来,不再苛责。

而那些希望他死的大臣们则是不敢违抗始皇帝的命令,只是落到子婴身上的视线更复杂了些。还不等这群官场老油子想一些有的没的,他们就听始皇帝又问道:“六国的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子婴思索了下,回道:“六国人多,且尚未全归附大秦,如果这时对他们大肆抓捕,难免会造成人心惶惶,民心不稳,六国余孽要是奋力一搏,又会起新的烽烟,臣以为先不动的为好。”

始皇帝说:“朕放过他们,他们却屠我嬴氏满门,一个不留。”

“此举可恨,臣亦恨他们,但此事非今之重,所以臣以为可以先放一放。”

始皇帝没有赞同也没有不赞同,他只是说道:“你回去,写一封如何处理安置六国的奏疏上来。”

这话一出,不止大臣们变了脸色,就连扶苏脸色也有点变了,如果说始皇帝问子婴问题只是偶然,那让子婴回去写怎么处理六国的奏疏这意思就不一样了,陛下这是想要培养子婴啊。

他们想的没错,秦始皇确实想要培养子婴。

子婴既能从胡亥那个疯子大肆屠杀宗室的浩劫中活下来,又能在宗室振恐朝野震荡时上书劝谏胡亥不要诛杀蒙恬蒙毅兄弟,最后还能诛杀赵高,这一切足以说明他为人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不畏生死,一心为秦,值得好好培养。

子婴也明白了到始皇帝的意思,他心潮澎湃,面上却没露出来,只是拱手道:“臣遵旨。”

始皇帝颔了下首,子婴回到行列中。

始皇帝又看向文武百官,因为他这一道命令,殿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人心也明显浮动了,始皇帝默不作声的将一切收入眼底,接着视线一转又落到长子扶苏身上。

扶苏的脸色苍白,但勉强还能控制住情绪,始皇帝见他这样,在心里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扶苏,”他叫长子,“仙人指示要善待黎民百姓,又言我大秦二世而亡是因为秦法严苛,胡亥倒行逆施,横征暴敛造成,你回去给朕上一封如何安抚民众,休养生息的奏疏。”

扶苏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了原位,他拱手,“儿臣遵旨。”

回的语气都大了一些。

始皇帝瞥了他一眼,又跟老臣们讨论军功爵以及秦国官吏不够这两个问题,因为自身局限性或者利益问题,朝中的大臣们在这两个问题上明显就起了分歧,每个人都为自己代表的利益代言,争的是脸红脖子粗,谁也说服不了谁。

殿内顿时就跟有一万只鸭子在吵架似的。

始皇帝听的眉眼直突突,正要说时,上空忽然又飘下来一道声音,【杨坚跟秦始皇的命运相似,但是二者也不是全然都相似,就比如在继承人这一问题上,两人就有不一样的地方。】

**

始皇帝也不讨论了,赶紧带着人出去。

大家连忙跟上,他们还想知道再多一些的事呢。

&

【秦始皇是没立继承人,杨坚却是早早就立下了太子,公元580年二月二十四日,杨坚代周建立隋朝,登基为帝,二十七日,杨坚就下诏立嫡长子杨勇为太子。】

【如果历史就此发展下去,杨勇按部就班的登基,那或许隋朝的历史就会改写了,隋朝可能也不会二世而亡,那杨坚这位老父亲的命运自然也不会跟秦始皇相似了。】

【偏偏,历史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悄悄的拐了个弯,杨广横空出击,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隋朝的进程。】

轰隆一声,如一道雷劈下,炸的杨坚耳朵嗡嗡嗡的响,脑子也一阵眩晕,杨广?!

怎么会是杨广?不是杨勇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