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给秦皇汉武剧透历史 > 第5章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

第5章 两个同病相怜的老父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扶苏自杀的太快痛快,所以有关他死亡这一段后来还产生了不少的争议。】

【不赞同,认为他担不起责任的人就认为他太傻,明知道那道诏书有问题,即使后来有蒙恬的劝阻,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拔剑自杀,这样的人也配当君王?大秦交到他手上他也掌管不好,死了也不可惜。】

【还有一些再激进一些的就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造反杀回咸阳。】

【怎么说呢,这些说法多少是有点事后诸葛亮了,扶苏和蒙恬接到赐死诏书的时候,还不知道秦始皇已经去世了,秦始皇积威甚重,威望极高,这种情况下,扶苏还真不一定有胆子敢违背他的意思。】

汉朝。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石德指着天幕说:“殿下您看,前车之鉴就在这里,您要早做决断,陛下最近身体很差又一直住在甘泉宫,可是您和皇后派去的人都见不到他,陛下是否还在谁也不知道,万一也是像始皇帝那样呢?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先下手为强,先把江充那一群人抓起来把事情调查清楚再说,要是晚了就完了。”

刘据被说的下定了决心,决定按照石德说的去做。

他绝对不能再步扶苏的后尘了!

&

【至于造反那就更无从说起了,首先还是敢不敢的问题,很显然,这两人是没有造反的胆子的,就算有,他们又怎么能保证起兵了就一定会得到想要的呢?】

【造反哪哪都是问题,粮草的供应,蒙恬手下的30万士兵愿不愿意都跟着他们起兵也是个未知数,而且秦朝当时也不止这三十万大军,综合下来可以说他们的造反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胜算。】

【所以造反的那些说辞说说就算了。】

**

蒙恬蒙毅兄弟点头,谁敢造陛下的反啊?

九族不想要了吗?

&

【那么在这事中扶苏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呢?】

【也有。】

【秦始皇赐死的诏书漏洞百出,且来的太突然太莫名其妙,以他对子女还有大臣们的态度来说,他还真不会下这样的旨意。】

【秦始皇在后世有“暴君”的称谓,所以可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那种刻薄寡恩,过河拆桥,不近人情的帝王,然而事实上他却是历史上少有的对子女和大臣都不错的帝王。】

**

王贲很赞同,他们的陛下对他们这些人再是好不过了。

陛下又怎么会杀害他们呢?

扶苏的脸涨的通红通红,一股羞愧席卷了他,他问自己,他真的相信阿父会是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赐死儿子的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阿父不是那样的人。

那么为什么,将来的自己却相信了呢?

&

【秦始皇不杀功臣,对子女上也非常疼爱关心,会关心子女过的好不好,给他们赐衣食。扶苏又是长子,古代长子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这种情况下,秦始皇对扶苏的关心只会多不会少。】

***

这一点公子高可以作证,阿父真的非常疼爱他们。

他上一次进宫,阿父还关心他穿的暖不暖,吃的好不好,完了还赐东西给他,知道他喜欢马,又赐了不少的好马下来。

并且阿父也不是就对他一个人这样,他对所有的子女都关心,差别只是在于程度问题,想到这,他恨铁不成钢的转头对扶苏说:“大兄你真是糊涂啊!居然轻信胡亥那样的谎言。”

扶苏惭愧的低下头,“你说的是,是大兄轻率了。”

公子高见他这样又说不下去了,这位大兄对他们也不错,为人也让人敬重,今天要不是太过气愤他也根本不会指责他,当然也没胆。

现在他认错了,他就说不下去了,“大兄宽宥我一二。”

扶苏摆手,弟弟又没说错,哪里要他宽宥呢?

&

【扶苏也不是没顶撞过秦始皇,秦始皇有对他做什么了吗?最严重的一次也只是将他贬出京,让他去边塞监军,而不是直接剥夺他的身份,废黜他,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自生自灭。】

【说明他对扶苏是没有不满到那个程度的。】

【并且,在扶苏监军的两年里都没对他做什么,怎么就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要赐死他?连个铺垫都没有,这完全说不通。扶苏要是对老父亲稍微有点了解都不会相信他会下这样的旨意,没看人家蒙恬就不信吗?】

**

始皇帝的视线落到扶苏身上,扶苏本就愧疚的心这会儿更加愧疚了。

他跪了下去,“阿父,我错了……”

他真的错了。

&

【蒙恬对这道旨意的态度是:[……,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後死,未暮也。]】

【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虽然说当时秦始皇已经死了,矫诏三人组又掌握了玉玺等印信,可以发号施令,但蒙恬扶苏手里有三十万大军,手里也不是没有倚仗,他们要是质疑,这事就得往后拖,那或许秦始皇的死讯就没那么好瞒了。】

【到时候情况会如何还不一定。】

【结果扶苏却是连复请的心思都没有,直接拔剑自杀。】

春秋。

勃鞮见重耳迟迟不肯自杀,很是恼怒,“公子是想要违背大王的旨意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