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铃一响,刘恺整顿纪律,薛靓靓领背古诗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水调歌头》。优生已经读背默写得想吐了,差生还在理解领悟中。
陈芷汀讲评试卷。
“错的打错就行,千万不要公开分析批评错误,因为正确答案学生没兴趣,批评错误却兴趣勃勃,结果订正了甲方,下次错到乙方。不仅学习,世态都如此,凡处罚的行业,人人争先——做了啥?怎么做的?罚了多少?获利多少……”
这是备课小组会上岳晓明提醒大家的玩笑话,却时常考验语文老师的执行能力。
陈芷汀有点恍惚,把讲评试卷的大忌又忘了,讲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名火冒了上来,瞪了赵鹏一眼。复习考查这句诗时,赵鹏举手大声喊“人生自古谁无shi”,说完没人理会,于是跨出椅子,摆出大便的蹲姿,发出“扑扑——扑——”的声音,同学才明白他说的是“谁无屎”。全班同学都笑疯了。陈芷汀气得头脑发蒙,看他下蹲的姿态惟妙惟肖,骂不出也笑不得。
这次考试果真有个女生写成“人生自古谁无屎”,还把强调无数次的“汗青”写成“汉青”。
当时陈芷汀只订正了“汉青”。因为古人用竹片抄写典籍,竹片在使用前要烤去水份,烤的过程中青色的竹子蒸发出水汽,汇成小水珠,像流汗一样,故称“汗青”。她没有订正赵鹏故意而为之的“屎”,听着都恶心,不会有同学被他拐到恶心路上。
教室里突然骚动起来。有同学在传阅那份“谁无屎”的试卷。康季明趴在桌上蒙着脸,厚实的肩膀在抖动,形式上像羞愧,陈芷汀估计她在笑,笑得很得意。试卷上的“死”字写了一半,她划去后改成“屎”,写得又粗又大。
肥仔抢到试卷,看完又站出来往下蹲。康季明终于扬起脸,发紫的脸上已经笑出眼泪。
教室里像秋风吹过海面,洪波涌起。陈芷汀喊了两声安静,没有效果,她突然有点生气。
她生学生的气——老师用尽心力纠正不应该犯的错,为什么还有学生根本不在乎?
赵鹏的低俗可以不理他,康季明故意犯低级的错误就不可忽视,因为她的父母是忠厚勤谨的人。而同学们的笑,不是嘲笑他们犯低级的错误,更像是佩服和拥护。还教个什么劲呢!
还有家里。她营造出清寂寒冷的气氛,对裘江没有一点杀伤力,只让自己越发地心灰意冷……站在讲台上,她的心思飘忽,身体像塑料娃娃漏了气,软塌塌地倚在讲台边。
佘晓凤感觉出气氛不对,看到陈老师神情,知道老师生气了,立即站起来训斥传阅试卷的学生。赵鹏看到班长发威,一步跳回座位,同学们才发现陈老师已经有两三分钟不讲话了。
讲台上的陈芷汀脸色青白,笼罩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和忧伤。初三了,还在犯愚蠢的错误,不知惭愧还乐在其中。
几秒钟的时间,躁动的学生像麦田里被收割的小麦,扫去了摩肩接踵的喧嚷,木木樗樗地低头看试卷。
全班静下来后,学生立刻恢复与我无关的神情,不看同学,不看老师,不用目光指责身旁吵闹的同学,也不因自己的笑闹面生愧色。与我无关。
陈芷汀不喜欢这种场面。她希望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无言的互相批评,认真听讲的同学可以目光坦然,可以用目光指责闹的同学,闹的同学应该面有愧色。现在的孩子不会这样做。坦然和正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得到背锅的待遇。
陈芷汀慢慢坐下来,“自己看书吧”。她突然觉得好累,不想讲了。学生没有为自己或者他人犯的错引起警醒,反而还很高兴,颇有点“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错误?讲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
陈芷汀意识到自己病后的一段时间,课堂躁动许多。都怪自己。
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翻书声。刘恺看到陈老师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没有报告就离开教室,端了杯热水,放在老师手边。同学们陆续想起老师有心脏病,你偷看我一眼,我耸肩伸舌头,个个大气不敢出。
寂静中孙兢得意起来,伸展双臂想要弄出更大些的声响,被刘恺瞪了一眼。刘恺和身边的男生一起,被赵鹏逗得大笑,佘晓凤站起来控制纪律,他才发现老师生气了。孙兢往上怼,他针锋相对,正好化解刚才的惭愧。孙兢不肯吃瘪,抄起课本准备砸过去,还要骂他跟屁虫、显眼包。正在此刻,下课铃响了。
陈芷汀低声说,“下课吧”,抱起书本和电脑走下讲台。
呼啦啦,全班都站起来,异口同声大声喊:“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陈芷汀有点意外。停下脚步,看着全班同学紧张期待的眼神,因为生气而硬冷的心肠软下来。她又回到讲台,郑重说:“下课。同学们再见。”
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出教室,心里涌上来的是一波一波的悔意:浪费了一节课。跟学生生气,何必呢!
她前脚出教室,胡李高明就跳起来,冲到孙兢面前,抽出他手中的书拍到他头上,还瞪他一眼。孙兢摸摸砸痛的瘦脑袋,眼睛眯成一条缝。
陈芷汀回到办公室,正为浪费半节课后悔,佘晓凤押着赵鹏进来。
“你自己说!”佘晓凤恶狠狠地搡了一把赵鹏,赵鹏全身的肥肉一抖。
“老师我错了我我不是故意的……”
“还说你不是故意的!你害得康季明扣分,还说不是故意的!”佘晓凤用手指狠狠点着赵鹏的肥脑袋,像要把它戳破。
“老师我错了我是故意的。”
赵鹏很顺溜地改了口。陈芷汀不好再说什么。赵鹏就这样了,你又能怎么样?还是自己太敏感了。陈芷汀觉得自己真是病了,为这点小事空了半节课。
“你总是这样没正经,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学。你自己说怎么办吧。”
“我……我抄写《过零丁洋》。”
“抄几遍?”佘晓凤紧追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