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常年呆在山里?裘江愕然,想不出他怎样爬高下低。裘江收敛年轻人的浮躁和锐气,讲到教书的无聊和对未来的迷惘时,大山很淡定地说:“回去看看王阳明,不着急,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就可以了。”
岳父也是这样说。裘江不信,四五百年前的人还能指导我?早过时了。嘴里却说好,家里有他的书呢,好几本。大山哥微微笑着道:“能看完一本就不错了。”
裘江自然是看过的,不过是生活中的琐碎挤走了书本上抽象的道理。不知为什么,大山哥的淡定让裘江突然出现十分肯定的自信,冲动中说出想放弃教书改行做律师,正在备考中。其实他已经考了两年,都没考上,正在纠结是否还要坚持。
大山哥点点头:“好事。想做就去吧。小水也有这个想法。两人一起考律师资格,共同扶持创业。”又说,“两个人走,总比一个人走得快些。”又说,“总要栽些跟头,兄弟情可能会折损,但总要去做。”最后说,“小水行动力强,敏捷好战,若以后共事,可以一起做,但不要处理同一个案子。有争执让他一步,他自己知道进退。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裘江的心定下来,跃跃欲试的情怀在胸中激荡。遗憾没有早点跟仲水大哥聊天,又庆幸今天在这里遇见。
仲水和新娘子来敬酒,裘江痛饮了几杯。等嘈杂声散去,大山哥已经走了。透过窗户看到他拄着手杖,一歪一歪的身子,走得很慢,很稳,身后有两个人跟着,没有扶他。
后来网络上爆红了一个南派三叔,裘江最初以为是李伯山出山了,号称“山叔”,后来才知道此“山”不是彼“三”。在与李仲水闹翻之前得知,李伯山有个绰号叫“铜拐山叔”。
那是一支铜拐?裘江可一点儿没注意。
他默默在山里做着考古的事,山外的世界似乎与他没有多大关系。纵然发现古墓,挖掘过后也不再惦记。
裘江说到做到,第二年就考到律师资格证,李仲水忙于恋爱,没考下来,直到去看裘江,才感慨他的律师做得自由洒脱,回去后发愤图强,夫妻二人同时拿到律师资格证书。
裘江第一次去山里拜访他,是跟敏慧闹翻之后。
正是:你不如意我开心。李仲水是柏水镇人,约裘江到他的地盘,共同创业。
仲水爷爷已去世,半山腰留下一座院子给了大山,大山把办公室搬到了那里。
木石结构的小院简单敞亮,大山坐在院子里的柿子树下跟他们聊天。青茶、干果、柿子饼,泡辣椒、独头蒜,盐渍萝卜干,香干河鸭,红烧野兔肉、野生香辣小鱼干、凉拌鱼腥草和马齿苋,配着外干内软的石子饼,喝着烧酒。
大山哥望着前方空旷的原野,起伏的山腰,听着两个年轻人的雄心壮志。他只是做了一回听众。
两人你争我抢地说着各自的打算,发生争执时,大山哥只须朝向其中一个,被注视的那个就先说,说完另一个才说,直到两人都表达完毕,他才收回投向远方的视线。
“都说完了?”
“很好啊。都没错。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裘江和李仲水才明白,其实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听众,而他们又缺少耐心做对方的听众。大山哥只做了一回倾听者。“回去再试试,无法继续合作时再过来一趟,吃餐饭喝回酒”。
两个年轻人都笑了,无法继续合作怎么还能坐在一起吃饭喝酒?不想大山说得正对,才一年,两人又负气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