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点就大点。有领导私下里跟老师们说(据传应该是吴主任)——只见到累死的骡马,没见过压断腿的驴子,压力大点不怕。
领导说得很对。这几年得癌症去世的老师数见不鲜,因为压力跳楼的学生少得多了。她在这方面跟领导保持一致。
陈芷汀眨眨狭长的眼睛,回想一下4班的学生,似乎个个都是阳光明媚的小太阳,偶尔有一两个闷声静悄悄的男生女生,也不在问题学生之列。跳 L 自刹在她心里,是很遥远的事。
初三不苦,前途未卜;初三不累,人生易碎。
压力大就大吧。不压一下,考不上市属高中,就得去民办学校读书,三万元赞助费,六万元学杂费。哪头重哪头轻家长很清楚。如果多一斤压力能提高1分,家长恨不能自己坐到称盘上。
考上理想学校,压力痛苦可以变成奋斗的艰辛——没有可以渲染的艰辛,成功了都不好意思宣扬;考不上,教的轻松学的愉快,也会变成教师不负责、学生被耽误的教学事故,领导家长对你有意见,连学生都不会回来看你;至于正确定位,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学生自然会接受现实,就算盲目乐观也比刚上初三就唉声叹气的孩子好多了。
陈芷汀微微眯起眼,脸上因为提着水果菜蔬泛起红晕,配合淡淡的笑容,让她的身上弥漫着温暖和朦胧的美感。
“梁进发啊,放学啦。”陈芷汀轻声说,对跟在后面的父亲点点头。
梁进发爸爸窘迫地对陈老师躬身哈腰,直起脖颈时发了几秒的呆突然站下说:“老师,可……可以问您个事吗?”
“当然当然。”
梁进发的一中梦果然来自于父母。
“我们有赞助费,三万块。我们有。”
梁进发爸爸红了脸,梁进发也跟着红了脸,眼里满是骄傲。陈芷汀心想,赞助费也得有交的资格。梁进发的成绩能读优质职高就不错了,三中的边都靠不上。
“考一中当然好。不过梁进发初一初二时生物还不错,又喜欢动手,如果去职业中学,对将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有帮助。”
陈芷汀想起张剑正和岳晓明的话,趁机跟家长交流一下。
“职业学校就是做工,那不行。我们是农民,在土里刨食,苦啊,后来到了城里,在工地上刨食,也苦啊。我和他妈妈想了,坚决不让孩子走我们的路,要吃皇粮。老师,像你一样,吃皇粮。一定要上好高中,将来读大学,脱了农民这身皮,才能活出人样。”
“做一个快乐的农民,幸福的工人也行啊,为什么非要吃皇粮?”陈芷汀笑咪咪地。
“农民不快乐。风里来雨里去,侍弄得庄稼丰收了,还没笑呢,就得哭了。工人更别提了,天天挨骂,孙子似的,哪里有什么幸福。”
梁进发爸爸一直谦卑地半弓着身子,说到农民工人时,下下伸直了头颈,眼里闪出一缕光。
梁进发突然接口道:“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陈芷汀低下眉眼笑笑,拍拍梁进发的肩膀,问:“看过《阿甘正传》吗?阿甘就是个好士兵,还有雷烽,世界人民都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