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重生东北1910 > 第273章 姜兆君入股

第273章 姜兆君入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卓立仁大致能猜到姜照军现在的想法,也不去跟他解释什么,有些事也未必能说明白,还是就事论事比较容易接受。

他笑着跟姜照军说:“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做缘分妙不可言是吧?你我之间恐怕也是如此,不知道为什么,当初咱俩一见面,我就觉得你这个人可信,要说是上辈子的缘分也说不定啊。

好在结果不错,我听父亲说,大德昌这几年在你手里已经扩大了三倍有余,现在卓家这些买卖,除了木材厂就是你大德昌了。

了不起!我跟父亲说好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德昌的股东了,这一份是你的持股证明,你看好了,不是干股也不是管理股,是5%的实股,随时可以兑现的实股,就一条,不论你什么时候想要兑现,卓家会按照市场价格加价10%回收。”

那个年代的哈尔滨,已经有了比较成规模的股票交易市场,稍微大一点的商铺企业,到股票市场里公开发行股票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也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

能上市的买卖,从产品到渠道再到利润,肯定都是比较好的,才能通过股票市场的审查,当时哈尔滨最有名的那些大企业,诸如马迭尔宾馆、老巴夺烟厂、秋林公司这些都是上市公司。

可是卓家所有的买卖都没有上市,卓立仁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生意人,他对股票这些新生事物一直持有戒心。

特别是当他听说,儿子拿着家里的80万大洋,在上海的股票交易所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赚’了几百万的时候,他就彻底放弃了让家族企业上市的想法。

在他看来,上市虽然在短时间里到手一笔钱,可以用于扩大生产把买卖做大,可是却把最重要的控制权拱手交给了别人,一个不好,就连买卖都成了人家的,赚最多的钱有什么用?这种替他人做嫁衣的事,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尽管卓家的买卖都没有上市,一个买卖到底能值多少钱外人不知道,姜照军自己还是清楚的,大德昌现在已经是东北最大的面粉厂,18台进口电磨,每天能出粉50吨。

最重要的是,大德昌出品的马牌面粉,已经畅销于大半个北方市场,而且还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个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大洋,利润过百万的企业,5%的股份能值多少,姜照军的心里再清楚不过。

看着手里的股权证,姜照军的脸涨得通红,嘴唇和手都在哆嗦,思衬再三,还是把股权证放在桌子上推了回来:“老爷和大少爷的美意兆军心领,股份请恕我不能收,实在是太多了。”

卓立仁欣赏的看着姜照军说:“你觉得多,我还觉得少呢,就这样吧,明天就过年了,你赶紧的回家陪你们家老爷子吧,我也得回家了,咱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两个人都乐了,姜照军一边往外走一边跟卓立仁说,自己现在已经把名字改成姜兆君,音没变就是字改了,卓立仁心说,我上一辈子里边你就叫姜兆君,历史的惯性实在太强大,自己这种奇特的际遇,除了老天爷照顾还真就没别的解释。

姜兆君离开之后,卓立仁让何大勇把姜兆军留下的那张股权证送到他家里去,自己坐着马车回家了。一进门就看父亲坐客厅里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张纸在反复观看。

他凑过去,跟父亲挤着坐在一起,问父亲在看什么,卓经武略显嫌弃的撇了儿子一眼,自己挪到沙发的另外一边坐。

卓立仁却起了跟父亲撒娇斗气的孩子脾气,又凑过去贴在父亲身上,还故意使劲去挤父亲,把卓经武弄的没招了,放下手里的那张纸问儿子:“那些掌柜的都打发了?没什么事吧?”

卓立仁嬉皮笑脸的回父亲的话:“没事,都好着呢。这是什么啊?”

说着他拿起来父亲刚刚放下的那张纸来看,却看见上面都是俄文,不由得有些好奇的回头看看父亲,卓经武没好气的让他自己看,他们父子俩的俄语都不错,不仅能说会看,还能写。

卓立仁低头仔细看着纸上的文字,原来是一份请柬,开头就是卓经武的俄文名字安德烈,显然是给卓经武的。

他没看中间先看落款,这一看不要紧,把他惊得眼珠子瞪溜圆,居然是那个被称为远东沙皇的中东铁路局长迪米特里·列奥尼德维奇·霍尔瓦特发来的请柬。

看看下边那漂亮的花体签名,很有可能这份请柬是霍尔瓦特本人亲自签名的,您可能会觉得奇怪,他本人签名有什么特殊的吗?还值得卓立仁这样大惊小怪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