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不敢在学校里面再待下去了,雇了一辆马车,连夜就往纽约跑,给足了车钱,第二天中午就到了纽约,顾不上洗漱就来到了保罗的办公室,把情况跟他一说,把保罗都给说傻了,继而就是狂喜!能让这些大学老师出来抗议,这个事保不齐就能给扭过来。
美国人特别尊重老师,尤其是大学教授这个级别的,教育决定命运的道理,已经深深的印到美国人的脑子里,美国的大学教授在整个社会里边的受尊重程度,远远高于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绝大部分职业,没有人敢于轻易招惹这些象牙塔里的穷教书匠,别管他有多穷,越穷越横,他连总统都敢随便骂,资本家算老几啊?
美国人最矛盾的地方就是有钱人的地位很高,但是形象极差,名誉扫地,跟落水狗差不多,想想当年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就知道了,那就是一摊臭狗屎啊!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资本家跟大学教授怼上,结果都不用问。只有到了几十年以后,这些有钱人发现了并且利用了法律的漏洞,用钱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至少现在还不行。
保罗和卓立仁来到了纽约法院外边看热闹,法院外边的街道上面已经站满了人,这些人分成三波,一波是以戴维教授为首,三十几个康奈尔大学教授组成的抗议示威队伍,还有一波是康奈尔大学学生,还有他们的亲友团组成的支持教授的队伍,第三波就是连看热闹带跟着起哄架秧子的纽约人。
这三波人加起来差不多能有三四百人,问题是还有源源不断路过的人,一直在往队伍里面加入进来,卓立仁和保罗看见,这些人的最前面拉起来两幅长长的横幅,上面写的是‘保护人权-抗议可口可乐公司的强盗行为’,还有‘美国宪法赋予我们的正当权力被毫无道理的剥夺了!’。
法院大门口外边有一排法警围成一圈,阻止这些人靠近或者试图进入法院的行为,不过看上去戴维教授他们好像没有进入法院的意思。就在这个时候,原本还算是平静的局面突然被打乱了,从几个路口同时过来几支游行队伍,每个队伍的人数都比戴维教授他们的人要多,每个队伍的前面都举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不同的学校名字,纽约附近的几所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支援康奈尔大学的同事们来了。
美国的大学从来都有游行示威的传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并且被保持了下去。游行示威活动的理由也很奇葩,基本上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上街游行。曾经有一次两个大学的游行示威活动,仅仅是因为其中一个大学的老师可以坐着给学生上课,而另外一个不行,然后这两个大学就上街游行,并且在大街上相遇之后还大打出手,更奇葩的是他们打完了之后觉得意犹未尽,手拉着手一起去了一个酒吧喝了个酩酊大醉。
让卓立仁和保罗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些来法院示威的人看起来组织的很严密,各种事项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有人去附近快餐店买来汉堡给没吃饭的人,有负责与附近的警察局联系登记,取得游行示威合法手续的,有负责去附近的医院找救护车在旁边守着的,还有人负责在队伍的外面,向路过或者看热闹的人讲解他们来的目的。
卓立仁觉得挺长见识,这些知识分子干什么都是有板有眼的,这也就是在美国了,要是在中国,早就有警察宪兵上来就是一顿暴打,再把人都抓回去往监狱里一扔了事。
这时候从法院里边出来一个人,来到了戴维教授面前和他在说着什么,卓立仁和保罗离得远也听不见,估计是在交涉吧,很快戴维教授和另外两个老师一起跟着那个人进去了,外面那些原来不断喊口号的人也都安静下来,等待着戴维教授进去交涉的结果。
大概半个小时以后,戴维教授他们出来了,站在法院门口的台阶上对着下面的人说了几句话,这些人马上就跟炸锅了似的开始大喊大叫,还把那两幅写着字的横幅举起来挥舞着,卓立仁觉得应该是结果不能让人满意才会这样。
到了下午,法院门口的示威人数已经有一千多人了,还有很多记者也围着拍照采访,从这些记者的人数和组织程度来看,应该也是有人在专门负责与这些记者联系。眼看着这场游行示威活动就要变成一场大事件,卓立仁和保罗看得兴致勃勃也不觉得累,抽空去旁边的酒吧弄了一个汉堡对付吃了,再回去接着看热闹。这玩意可比看电影要好看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卓立仁看见远处来了一大堆人,众星捧月一样簇拥着中间的一个大胖子,还让附近维持秩序的警察帮忙开路,这个大胖子来到戴维教授跟前,两只手比比划划的好像挺激动的在说着什么,戴维教授也挺激动的跟他对着比划,戴维教授身后的那些大学教授也都围着这个大胖子好像在集体声讨他。
很快这个大胖子就被那些大学教授推推搡搡的一直往后面退,结果一个不小心脚底下绊了一下,一个后仰就结结实实的摔倒在地,他带来的那些人马上就扑过去费力的把他从地上扶起来,这个大胖子怒气冲冲的狂吼着,就连一百多米以外的卓立仁都能听见他愤怒的喊叫声,好像在威胁戴维教授他们,说要把他们逮捕法办。
卓立仁身边的保罗听见这个大胖子的喊叫声之后,很开心的拍了卓立仁肩膀一下:“好了,成了,这家伙是纽约市长莫比尔斯,性格急躁而且暴躁易怒,只要戴维教授他们能把他气疯了,让他开始胡说八道,这个事就能闹得越来越大,只要华盛顿那边也知道了,纽约市长就压不住了,咱们的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