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马涛侯波他们看着卓大少爷的目光,已经从开始的迷茫和不解,逐渐热烈起来,最后都变成了崇拜和狂热,少爷说的这些听起来真提气,哪个行走江湖的英雄好汉心里没有一个横刀立马扶危济困的英雄梦?那种挽狂澜于既倒,解万民于倒悬的快意恩仇和酣畅淋漓,绝对是他们这些学武之人宁肯舍弃生命都要追求的梦想!
对于那个年代里的绝大部分人来说,能混个温饱已经是极大的幸福了,现在跟着少爷衣食无忧已经没问题了,眼看着少爷来上海和武昌又弄到那么多银子,本来还想着这一次少爷能发多少赏钱,现在冷不丁从少爷嘴里听到这么个事,就算是二十年后才发生,可是听着少爷说得那么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还是把他们三个人深深的打动了。
金明的心里虽然也有些激动,还能保持几分冷静和理智,还是觉着得把话说清楚问明白:“少爷这话说的好!听着就提气!您的意思是咱们现在弄来的这些钱就是为了将来这个事做准备用的?”
卓立仁一拍大腿:“对了,就是这个意思!我还不知道将来得多少钱才能办成事,不过我可知道打仗就是打钱粮,老话说没有钱粮不聚兵,没兵打什么仗?你刚才说现在想这个事有点早,我倒是觉得不早了,你们想啊,咱们现在手里啥都没有,都得一点一点的从头开始,我现在拼命弄来这些钱看起来好像不少,可是对于这件大来说事那就是九牛一毛,根本就不够用的,我还得想办法再去弄钱。至于是不是不择手段,我真是顾不上了,反正武汉那些人也没到走投无路那一步,就当是他们给咱们的抗日大计捐款了吧。我师傅说过,大善不念小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做大事就顾不上那些了!”
金明看了马涛侯波一眼,又低头思量了片刻,黝黑锃亮又不失英气的脸上慢慢显露出毅然决然的表情,两手在膝盖上面一撑挺身而起,两步来到卓立仁面前,魁梧的身材推金山倒玉柱,噗通一声双膝跪倒,把卓立仁吓了一跳,赶紧过去想把他搀扶起来:“四哥你这是干啥?有什么话咱们站起来再说…”
金明却不肯起身:“少爷,有句话不好听,可今天不能瞒您,以前虽然师傅有话,让俺们弟兄跟着您,说心里话,也就是觉得您父子俩人不错,跟着您或许能混个好吃喝,将来保不齐也能落个好下场,万万没想到啊!金明有眼不识金镶玉,少爷竟然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豪杰大英雄!您这么拼命弄钱,都是为了将来救国救民办大事用的,还是师傅眼里有水,金明眼窝子太浅了,是金明错了!金明给少爷陪罪!”说完了金明拜倒在地,蹦蹦蹦连磕三个头,卓立仁想扶他起来却扶不动,把旁边的马涛侯波都看傻了。
金明不肯起来,慷慨激昂的拍胸脯对卓立仁说:“少爷,金明对天发誓:自今天起,金明这条命就是少爷您的了!只要少爷让金明跟着您做那个大事,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就算是舍命掉脑袋,皱一下眉头就不是爷们!”
马涛和侯波已经听傻了,还是侯波先反应过来,用胳膊肘子两边捅了马涛孙杰一下,三个人马上就跟着跪在金明身后,异口同声的学着金明表态愿意效忠于卓立仁。卓立仁心中轻轻一叹,他知道这四个人应该是彻底归心了,从现在开始他可以完全信任他们,甚至可以性命相托。
卓立仁让他们三个人都起来坐下,面对面的开始把自己下一步的想法慢慢地说给他们,他告诉他们这一次回到上海后还要再待上一段时间,等到了五月底就带着他们一起回北京,他自己会在北京参加满清朝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考试,那以后他会带谭小春再回上海并且从上海坐船去美国,金明马涛就留在北京保护卓立仁的父母。等到一年以后哈尔滨的瘟疫彻底过去了再由他们俩陪着卓立仁的父母一起回哈尔滨。
卓立仁对于他们回到哈尔滨以后的安排也做了简单的交代,一个是要求他们这些在家的师兄弟从现在开始每个人必须带十个徒弟,就从那些孤儿流民贫民子弟里面选,三年一批,功夫拳脚语文数学能学多少算多少,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来最忠诚可靠的一批年青人,弄好了这些人将来就是敢打敢拼的死士,卓立仁需要这样的一批人来做一些特殊的事情。
第二个就是回去告诉大师兄陈强从现在开始从那些流亡到哈尔滨的俄国人里边招揽各种专业人员,比如教师、工程师、机械师、医生等等这些,还有一部分人是卓立仁特别注意的,在日俄战争之后,有一部分俄国军官因为伤残,或者退役金太低等种种原因滞留在哈尔滨,不愿意再回到俄国去了,这里边有很多人现在都是穷困潦倒,连俄国人须臾不可缺少的伏特加都是有上顿没下顿,有些人甚至蜷缩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地方委身,就因为不愿意回到故乡,让自己的亲人和乡亲看见自己穷困潦倒的落魄模样,而且就算是回去了也一样没有什么生计,整个俄国现在都是极度的不景气,到处都是失业和饥荒,从家乡传来的各种消息没有一个让人感到高兴的。
这些退役军官里边,除了一部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卓立仁不想招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没什么民族优越感,或者是自大骄狂鄙视中国人的毛病,他们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和一个体面稳定的生活,当然要是每天都能喝到伏特加就跟在天堂没什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