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重生东北1910 > 第14章 胸有成竹

第14章 胸有成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卓立仁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方案,他把这个计划方案分成为眼下、近期、中期和远期几个部分。

眼下要做的,是指从现在开始,到离开哈尔滨这一段时间,一个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那个徐师爷,还有吕大柜对木材厂的控制和威胁,把木材厂这个卓家最大、最赚钱的企业,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下一步他计划用木材厂做抵押,到银行贷款,有这个吕大柜在,根本就办不了,如果这个企业被别人控制着,别说是他父母,就是他自己也没办法放心离开哈尔滨。

至于用什么方法,解决吕大柜和那个徐师爷,卓立仁觉得已经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了,一来是现在这个年头,人命如草芥,就算自己拿别人的生命当回事,别人也不会感谢自己,而且人家绝对不会对自己心慈手软。

两辈子的经验告诉卓立仁,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打蛇不死后患无穷,除了把这两个人都弄死,他也没别的办法,他很清楚一点,已经捞到了巨大好处的吕大柜和徐师爷,不可能轻易放弃已经被他们攥在手心里的木材厂。

他现在可以很有把握的说,这两个家伙可能已经在打木材厂的主意了,这么大的一块肉要是没让狼尝过可能还没事,已经都让狼吃美了吃香了,再想让狼撒嘴,除了把狼打死啥招没有。

第二个事情,是用家里企业工厂作坊这些买卖做抵押,到外国银行里进行抵押贷款,在尽可能不影响这些买卖的经营运转的情况下,筹集到一笔足够的资金,利用今年的上海股灾,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这么做还有一个控制风险的考虑,他要与父母离开哈尔滨一段时间,时间长短还不能确定,为了避免在这段时间里,有人会动一些歪念头,主要是为了预防那些衙门里的人,可能会趁着卓家全都不在的机会,暗中操作下黑手,弄什么巧取豪夺明争暗抢的把戏。

他把这些买卖都抵押到外国银行,既能通过上海股灾牟利,又可以把风险转嫁给外国银行,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和控制风险,一旦出现完全不可控制的局面,比如满清政府官员与外国银行的人勾结起来,算计夺取卓家的财产,别说是卓立仁,就是他父母都在家也没用,把贷款得到的现金拿在自己手里,损失还能小一点。

三是与父母一起离开哈尔滨之前,把家里的买卖整合起来,形成一套新的管理体系,以前父母都在哈尔滨,都是由父亲直接打理买卖,以后恐怕就不行了,必须把各家商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在他们都不在哈尔滨的情况下,还能正常运转。

那个时代可不像后来,电话传真方便得很,这时候只有电报,死贵不说,问题是别人想跟你请示报告,得能找得到你,跟你联系得上才行啊?

都说人无头不走,得有一个德高望重,大家都能接受的稳当人,代替东家暂时管理这些买卖,当然更得让他的父母放心才行。这个人选他心里已经基本有数了。

最后一件就是想办法,说服父母答应跟着自己一起离开哈尔滨,这个事情是最要紧的,他还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跟父母说。

近期的计划就是利用上海股灾赚钱了,这个事具体如何实施,还要再研究。上海股票的事结束后,他的计划是离开上海,去美国读书上大学,给自己镀镀金。

现在的中国,有一个外国背景,做起事来事半功倍,可以比较容易的实现他的中期目标,混进东北的官僚体系里,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落实后面的计划。

中期目标是在1917年之前,不仅要在东北站稳脚根,还要拥有一定的实力,利用1917—1921年的俄国内战,快速扩充实力,掌握一定的军事力量。为远期目标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远期目标是在1931年918事变之前,掌握足够的实力,利用日军战前上下不一、犹豫不定的心理,还有未经日军大本营批准,仓促动手,人员物资准备不足之机,争取在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敢抵抗,把整个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人的关键时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暗中准备多年的军事力量与东北日军决战。

如此胜则为国家民族之大幸,败则以血肉之躯,祭东北陷落后的无数亡灵,卓立仁已经打定主意,一旦失败绝不苟活,无非一死而已,至少还是一个民族英雄。

第二天上午,卓立仁带着谭小春来到户政所,把他登记为卓立仁父亲的教子。俄国人没有干儿义子这说法,他们也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是虔诚的东正教徒,你说教子他就知道了。

登记户口不到十分钟就办完了,卓立仁拿出一个五十支香烟的高级铁质香烟盒,老巴夺牌的,递给那个负责户籍登记的俄国人,用熟练的俄语向他表示感谢。

上一辈子他的父母去世后,他在俄国人开的学校里读书,一直到他十八岁毕业,他的俄语熟练程度跟俄国人几乎没什么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