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书院门口,只有孟小四一个人在等。
“桑桑呢?”
孟小四摇头道:“兴许又是去书阁借书了,还没回来。”
“行吧,那咱就等等。”
二人等在书院门边的凉亭里,学子们都着急回家,一时间凉亭里只有他们二人。
“秦老大,我打探清楚了!”孟小四凑近秦蓁悄声道。
“打探什么?”
孟小四一副急切的样子,“当然是姚三郎了,他最近不是一直对你献殷勤。”
秦蓁掀袍坐下,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说说。”
孟小四道:“姚三郎,姚家第三子。其母是家中的妾室,上头还有两个兄长。”
“这两个兄长,都在国子监读书。”孟小四这一句声音放的极低。
“这有什么?我阿兄和阿姊不是也都在国子监读书。”
“这可不一样!”孟小四小声道,“姚三郎可是个小苦瓜。”
姚三郎母亲并不受其父宠爱,上头两个兄长皆是主母生的,哪怕姚三郎比他们都聪慧许多,也并不受重视。
“这算什么小苦瓜?若要说苦瓜,那不是他那两个兄长?”
孟小四笑了,“你这是什么话?姚三郎不够苦吗?”
“姚三郎算什么苦?他是缺衣少食了还是要辛勤劳作了?他这样的官宦子弟,日子能难过到哪去?”
“你说得对,”孟小四继续问,“可他那两个兄长怎么是苦瓜了?照你这么说,他们过的不是更好?”
“不不不,我说的苦瓜是对于他父亲而言的,他父亲和主母家世肯定不差,能当上大官学识智慧自然也不在话下,那两个兄长众所皆知的不如姚三郎,不是苦瓜是什么?”
“照你这么说,你家三兄妹岂不都是苦瓜?”
“嗯?”
孟小四笑着解释道:“你母亲据说当年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诗词歌赋不在话下,在国子监读书更是最顶尖的。你兄长阿姊凭借自己考上国子监,成绩也十分出众,自然不算是苦瓜,可你……”
秦蓁撇撇嘴,“对对对,你说的是,我是个苦瓜。你说我们兄妹都是苦瓜,不会是因为我老爹吧?”
孟小四继续道:“那是当然,秦大将军何许人也,力拔山兮气盖世,你兄长阿姊居然不会半分武艺,不是苦瓜是什么?”
秦蓁翻了个白眼,“是是是,你说得对,我家一门三苦瓜。”
“哈哈哈哈,你们这个说法倒是有趣。”
秦蓁回过头,就看到陶高鹞站着身后,一脸玩味,王若桑为难的站在旁边。
“如此说来,我也是只苦瓜。”
陶高鹞深深叹口气,在秦蓁身边坐下。
秦蓁却站起来揽住王若桑,“桑桑你来了,我们回家吧。”
陶高鹞不忿的站起身,“秦二娘,你看不见我吗?”
秦蓁不高兴道:“谁让你在背后偷听的?”
陶高鹞无奈解释道:“我并非故意的,只是听你们说话入迷了,没有及时出声,是我的错。”
还好也没说什么见不得人的,对方还是个皇子,秦蓁只好原谅了。
“你怎么在这?”
陶高鹞是住在学院里的,虽然陛下不曾限制他出门,但就他一直睡不醒的状态,向来是不出门的。
陶高鹞笑道:“饿了,出去找吃的。”
秦蓁眉头微蹙,“学院不给你安排吃食?我不信。”
“安排又如何?”陶高鹞无奈道,“整日里吃这些,还不能让我换换口味?”
“行行行,您自便。”
秦蓁拉着王若桑转头就走,孟小四匆匆朝陶高鹞拱拱手,随即也追了上去。
秦蓁先把王若桑扶上马车,刚坐好,就看到陶高鹞钻进来马车里,孟小四别扭的跟在后面。
“殿下,你这是做什么?”
马车不得吩咐,依旧停在原地。
陶高鹞丝毫不当自己是外人,轻车熟路的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杯盏,泡起茶水来。
“我要去的地方用你们顺路容我蹭个车。”
“走吧!”
秦蓁无奈叹口气,让车夫驾马。
陶高鹞率先给秦蓁沏了杯茶,“尝尝,能让我沏茶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陶高鹞也给王若桑和孟小四沏了茶水,后者脸上一派受宠若惊的模样。
陶高鹞看向王若桑,有些迟疑的开口,“这位小娘子似乎有些眼熟。”
秦蓁抿了口茶,还不错,就是有些烫。
“你还曾污蔑过她,忘了?”
陶高鹞细细看了眼王若桑,收回视线,掩去眸中的暗芒。
“那不是当初有些误会,”他带着歉意道,“这位小娘子,我以茶代酒,向你赔罪。”
王若桑敛眸,攥住秦蓁的手,轻轻开口道:“都过去了,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