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您看,如果我打算考公务员的话,是不是最好等读完研究生以后?”
刚强第一学年考试在年级排名第六,三年后保研是没问题的,但他真心不想继续读书了。没办法,老家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他接济呢!大哥大嫂既要赡养父亲还得照顾两个弟弟,现在有了宝宝,谁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苦?所以刚强希望本科毕业后能立即参加工作。
陶市长往嘴里塞了口凉粉,目光忽明忽暗、若有深意地望着刚强。
“要慎重。所谓的官场天花板,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能力和机遇,包括结识高层领导的机遇,而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年龄。刚才说了,大部分人的终生目标也就是厅局级,而一旦超过45岁,副局级就不会再考虑你了。”
“嗯,”刚强点头,“我听说从科员干到副处级要十年的时间?”
“统计数据显示,平均要12年,那之后还要尽量争取小步快跑才能实现厅局目标。可你要是慢慢悠悠地读完博士呢?你算算,等考过公务员后,二十七八岁了吧?除非家里有背景的,起跑线就比别人靠前,又或者碰巧赶上有利的政策,刚好有个空缺需要你填什么的。总言之吧,到40岁基本上职业发展前景就能望到头了。唉,我自己当年怎么就没人和我说这话呢?我都算运气不错的了,同学里面大部分比我惨。”
刚强知道陶市长浙大本科毕业后又去华东政法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心气自然是不低的。县级市的市长一般是正处级,然而增城作为GDP领先的卫星城市,40出头的陶市长应当是副局级,换做刚强已经很满意了。
“要想兼顾年龄和学历的话,”刚强问,“是不是应当先考公务员,在其后漫长的十年里再读个在职研究生?”
陶市长缓缓点头,“这个抉择不容易做,还是看个人追求吧,也要看上头碰巧是什么政策,真不好说。呵呵,我听朋友说起过,几年前中央有次决定提拔年轻干部,于是北京市在一次大规模晋升中就规定只提拔30岁以下的干部。30岁以下啊,你想想,一群刚毕业没几天的二十来岁基层青年干部,能看出什么来?”
陶市长吃好了,放下筷子,用湿纸巾擦净手。“后面发展好的据说没几个,白浪费了名额,还把40岁那批人耽误了。等上头反应过来的时候,原本优秀的那群中年干部已经是厅局级无望,你说倒霉吧?所以我说,入行要趁早,不要忽视年龄因素!读研这事真的需要权衡利弊,即便在学历至上的学术界,现在看重的都是‘年轻有为’。”
确实如此,刚强在心里长舒了口气。有的人什么都想要、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极致。这些人看似勤奋上进,实则未必是最成功的那类。正如方熠在刚入学那次中秋晚会上发言提到的——本质上是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
将盘里剩下的牛河快速吃完,刚强又想起一事。“陶市长,刚才说的干部在地方与机关职位间调动,您认为基层锻炼对干部今后的升迁重要吗?”
陶市长抿起嘴,没有立即回答,一只手拨拉着碟中吃空的田螺壳。刚强直觉之前那些话都是可以公开拿出去说的,甚至写进报纸和论文里也无所谓。而陶市长接下来要讲的,恐怕就没那么冠冕堂皇了。
“要问基层经验,那自然是十分有必要了。甚至有种不成文的规律,当你看到某机关干部,或者某一把手的亲信忽然被下放到乡镇去做基层领导,通常都是种极好的征兆——这是打算要提拔此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镀金,比去国外留个学镀的金要纯。”
刚强问:“是随便调去一个地方?哪里有空位去哪里?”
“当然不是。通常会送你去某个经济重镇,历年来已被证实过、专门培养高层官员的宝地。当然也有可能把你送去省市辖区里最贫困的县,别灰心啊,只要领导心里惦记着你,时不时给你拨一些资源,有了钱还不好办事吗?”陶市长用手掌切着饭桌。
“等干出成绩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高升,不会让你一辈子窝在穷地方。好多秘书出身的官员走的就是类似的路线,这不叫小步快跑,这叫曲线救国、排水渠弯道超车。”
真是见识了!刚强之前也常听到秘书帮、秘书帮什么的,到此刻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又听陶市长继续说:“相比之下,还有大批干部是从基层做起的,业绩也不错,结果一辈子都待在基层上不去。虽说跑一跑活动活动,机会能大些,但其实也没那么简单。你说你去送礼,送给谁、送什么?轻了拿不出手,重了人家大领导还怕被双规呢,人家又不差你这点儿东西!”
刚强点头称是。
“秘书们就不同了,除了能和领导建立亲密关系这种职务便利,日常工作中原本也需要他们与上上下下、社会各界人士联络,这本身就是在为他们自己积攒人脉。能力有了后,再送你去镀金,前程一片光明。只是要记住,无论怎么培养你都是领导的一片苦心,将来独当一面后可不能忘恩负义啊。”
说到这里,陶市长脸上露出倦意。刚强真诚地道谢,起身告辞。今晚真的受益匪浅,回去后还得好好消化一下。只是原以为官场就是小马过河,现在才意识到横在他面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