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师父都对喻枫如今的身子没有把握,也就是说,或许还有三两年,或许就在这三两日,喻和尘的身体状况都可能急转直下。
萧晟不愿去想,但还有万分的勇气去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喻和尘不是没有问过他,会不会后悔,从缙沅边境凯旋后又掺和进齐国的战争泥潭,和“喻和尘”这个名字绑在一起。
萧晟不认为有什么好后悔的,因为所谓是非功过,那是后人的事,何妨就留给后人去言说。
.....
离开上京前,喻和尘还去了郊外一个地方。
绕过一片苍松翠柏环绕之处,青砖铺就的小路一路延伸,路过许多相似的坟冢后,一座庄重典雅的石碑静静卧于缓坡之上,喻和尘停了下来。
一方不大的祭台上还放着些点心祭品,蜡烛香台。不止这一处,这一路上来,都是干净肃穆,看来有人时常打理。
三揖三俯首,久久默然。
喻和尘没有言说,萧晟却有大致的猜测。
喻和尘走来一路,踏过的是一条一点不比宗昌当年夺位更容易的路,说不上尸山血海,倒也确实白骨累累。
该死的不该死的,喻和尘甚至已经记不清有些人的名字。
不过走到如今,喻和尘倒是渐渐放下了自我折磨,毕竟他多病短寿,不日相见,有什么仇怨都冲他来就好,还不完的报应,下辈子继续还。
其中还有困扰萧晟多年的心结,刘小刀的事,也是过了很久喻和尘才告诉他。
彼时户部戚家作为太后党的爪牙掌握京城一大财源百香楼,又背着皇家在暗中设立诸多赌坊,做着奴隶买卖和菘梖走私等诸多勾当。
刘家还有几个家氏本是戚家的家仆,因着宗昌上位后新旧党对立争斗,赌坊多被查封,戚家推出家仆作为替罪羊羔,刘小刀父母和兄弟全部惨死,只有他因为意外外出逃过一劫。
带刘小刀离开京都并非喻和尘一时起意,而是他清楚地知道,户部肯定会斩草除根,而刘小刀不肯离开,或许是不甘心,或许是真的无法跨过森严的城防。
他留下来迟早会被灭口,不如带他出京,另谋生路。
只是喻和尘低估了刘小刀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竟一路跟着他们去了南疆腹地。
此后的时光,每每想起刘小刀死前的期冀,喻和尘自愧不如,他从不敢想怎样对那些真正相信他、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人解释自己真正的图谋和用心,只能逼自己周全一些、做事再周全一些。
用最小的损耗,最能两全其美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许这才是天下人对其褒贬不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