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村能继续营业的书肆就一家,村子里除了私塾里的学生和一些自学的学子,其他人压根就不登门,消费的人群差不多都固定了人数,能营业多年的书肆多半都是家有副业或是会来事,回头客多。
沈玉之前听金落提起过这家开了十余年的书肆,那时没当回事就没咋记住,现在回忆更是没半点印象,他打算边走边看,碰碰运气。
书肆不像是米面粮油店,在哪开都有人去逛,应该开在人流量大的中心街道,若是开在犄角旮旯,书肆定会十分冷清,架子上的书都得蒙上灰尘。
春日到,街头的人多了起来,叫卖声此起彼伏。书卷是文人墨客必背物品,这类店或许开在同一个街道,这样客人就能在一个街道买下学习和各类艺术所需的用品,便利了人们不少时间。
走过门口摆放瓜子炒货的商铺,来到一处十分幽静却狭窄的小巷。
沿着弘一村少见的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走到尽头。放眼望去,满是文人气息。
眼前是一座矮小的拱桥,下方是清澈的小潭,潭水种有几条自在的锦鲤畅游。
沈玉在弘一村将近半年时间,从来没见过类似江南水乡的美景。春日的阳光也比冬日的太阳暖和一些,阳光透过微绿的树杈照射到地面。今日一见,眼睛都顾不上看,瞅瞅这个,又被另一处景色吸引。
小巷虽小,却具有独特韵味。这边的房子外墙还写着潇洒的草书和端庄的楷书,墨色随处可见,融入了独具一格的景色中。
稍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琵琶声,忽急忽慢,让人猜不透。
他停下来,身子靠在桥边的围栏上,“不愧是书香气最浓的地方,还能听到琵琶声。”
“过两天带小落也来逛逛,他对水墨画颇感兴趣,这里肯定有卖文房四宝的店,一边买一边享受,啧,想想都美。”
顺着小道拐来拐去,终是走到了这家有两层小楼的书肆。店面典雅,看起来像是售卖正版书卷的卖家。
沈玉活这么大还没主动来过书肆,武学秘籍也都是师父亲自誊写给他的,不需要特意去买。
男子一脸苦相,心事重重的看着杯中的茶汤,“今天这茶真好啊,哎,可惜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啊。去年进货的书一大半都积压在仓库里,买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啊,也是,人们得先吃饱饭才有时间考虑精神上的满足。”坐在门口品茗的商家听到门口的脚步声,立刻把茶宠推到水槽上,“唰”一下站起来。
守在店里这么多天,终于来了客人了,这单必须得把握住!
商家殷勤的站在身侧,笑容发自内心,是真开心。“哎哟,这位客官想买哪方面的书啊?”
沈玉要不是迈的步子比往常小,差点踩到了对面人的脚指头。他灵敏的侧过身子,先望屋子里看了看,架子上确实摆着满当当的书,从商家的气质来看,不像是卖假书的江湖骗子。
江湖上卖假秘籍的小贩数不胜数,防不胜防,初入江湖的沈玉太过单纯,当年用自己的压岁钱从骗子手里重金买了本江湖大侠连环画,打开一看,只有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有图片,中间部分全是凑页数的空白。那次可把他坑惨了,想追上去也追不到人,只好自己承受这份委屈。
沈玉:“我今年才踏实种地,想买关于种田的书,最好是图画多一些,我没上过几年学,一读文邹邹的文章就分心想睡觉”。
商家认真听完要求,点头思索一下,“奥,我店里还真有几本这类的书,你先坐会,等着我拿给你。”
商家去二楼找书的空当,沈玉双手背后游走在好几个书架中。
有一个书架是比其他架子矮的,到沈玉腰的高度,非常方便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