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当即转身问道:“叶先生,这世间有起死回生的术法吗?”
很奇怪,白埜仿佛知道他还要回头,竟然站在原地,一直望着卞荆。
“这是你第二次问这件事。我不希望你再问第三次。”
嗯?叶先生真的知道?
卞荆的眼神一瞬间亮起。
他没有被略显严厉的话语吓到,反而敏锐地抓住了言下之意。
叶先生不仅知道,他还允许自己继续问!
“你当年说,复生之法,如今已经没人能做到,意思是以前有人做到过,对不对?”卞荆对这件事记得很清楚,数年前的情景如今再提,依旧历历在目。
白埜失笑:“你这话倒是记得清楚,那你记不记得,我之后又是怎么说的?”
“额……好像是,生与死的界限会模糊?死人复生,活着的人反而会死掉?”卞荆绞尽脑汁地回忆,却只能记起大概。当时的他只有九岁,脑子比现在还要混沌,根本无法完全理解白埜的话。
“我当时说的是,试图将亡者带回人间,会扰乱‘灵’,模糊生与死的界限。这不是在说复活一个人,就要拿命去抵,而是天道有常。”白埜说着,顿了顿,似乎在想合适的措辞。
天道。又是天道。
这是卞荆今天第二次听到这个字眼。
“自上古起,想要长生的人就数不胜数,想要死者复生的人,亦不在少数。他们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法子,但究其根本,是一种交换。”
“交换?”
“对,交换。以万物庞大的生机,或以自身千万年修来的灵力,又或者各种珍稀的灵材草木,只为与天道进行交易,换取一个人的生机,这就是复生之法的本质。但很多人不明白,人的死亡不仅是躯体的生机消逝,还有‘灵’的逸散。想要身躯不腐不灭,灵居界有千万种法门,但想要重聚‘灵’,几乎不可能做到。”
白埜伸手向窗外一指,刹那间,整座宅院的雨停了。
无数细小的雨丝悬停在半空,如同晶莹的冰针。
卞荆不明所以,只能顺势看去。然后,他就看见了此生都难以忘怀的一幕。天地之间原本四处游离的灵气,有极小的一部分悄然融入了密集的雨雾之中,它们顺着雨水没入地面,又沿着草木的脉络游荡,最终又回到了天地之间。
这怎么像是……修士吐纳灵气的轨迹?可是,雨水、土地、草木,也能吸纳灵气吗?可那一缕灵气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是叶先生出手,卞荆觉得自己恐怕此生都不会意识到这件事。它就像是从池塘里取的一滴水,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根本无法进行度量,更感知不到。
卞荆直接愣住了,这与往常认知的事实完全不同。
“你看见了什么?”白埜收回手,继续下落,那细微的灵力痕迹也消失了。
“那是天地灵气吗?”
“不,那就是我说的‘灵’,它混迹在天地灵气之间,几乎参与世间万物的循环,但所有人都看不见。”
卞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没有意识到白埜说的所有人,究竟有没有包括自己。
“可这与人的复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白埜取过一个圆形绿石砚,里面有一团干涸的墨迹。他将石砚放在卞荆面前,指着它说道:“把人比作它,绿石砚就是血肉躯体,灵脉神魂,又或者一切你觉得是人的东西。而里面的墨迹,就是我说的‘灵’。”
卞荆皱起了眉,他有点不太明白,但知道此时问也白问。
“人从出生起,身躯中就有‘灵’的存在,与万物不同的是,人的‘灵’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减少,大约百年内就会消散大半,无法再支撑灵智,人也就死了。”
白埜取过桌上的青瓷笔洗,将其中的清水往砚台倒去。墨痕在水中逐渐融化,顺着漫出的水流四散,越来越淡,几乎消失不见。而原本的绿石砚,已经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墨迹,如同失去生机的躯壳,空空如也。
“过往的一切复生之法,都在寻求这个砚台的完整,殊不知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人躯体的腐化也只是因为‘灵’的逸散。但极少有人意识到‘灵’的存在,即便知晓,也没有任何办法。”
“就没有办法阻挡它消散,又或者把它找回来吗?”卞荆看着几乎淌满桌面的清水,眼神闪烁,“只要能找回来,人不就能一直活下去了?”
白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淋漓的小雨。
卞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脸色一僵。
对了,那些‘灵’一旦离开人的躯体,就会随着风雨、河流,进入一切可能到达的地方,或许是草木,或许是山石,又或者是高天之上的流云。
散失的‘灵’根本无处寻找,它们一直在游荡。
“不可能找得到……”卞荆喃喃自语,“可是,人与人的‘灵’会有区别吗?如果每个人都有,那么……”
不知想到了什么,卞荆的神情变得惊恐,他突然明白了叶先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