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稍一思索,便说道:“她从未见过她母亲,就让她去吧。”
秦妙菀点头如捣蒜一般,眼中含着希冀看向沈随。
沈随略略皱眉,稍有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
“明日一早便出发,时间紧迫,不可坐马车。”
秦妙菀郑重道:“我能骑马,也不必为了我放慢速度,我跟得上。”
沈随起身:“明日一早本王去伯爵府接你。”
秦妙菀和王氏回了伯爵府要准备的东西就多了,她明日骑马那便不能是一身裙装,王氏找赵氏要来林修平儿子以前的衣裳,往秦妙菀身上比划比划还算合适。
找衣裳的功夫卫婆子在一旁说道:“既然是去看小姐,要不要做些小姐平日爱吃的东西,让孙小姐带过去。”
卫婆子伸手比划:“一样带一小点,孙小姐也好带,一个包裹就装下了。”
卫婆子是看着林如雪长大的,心里是一样的惦记。
秦妙菀倒是觉得没什么,自己稍微辛苦些,能全了外祖母的心意,何乐而不为。
王氏不说话,只拿起衣裳在秦妙菀身上比划着,许久之后静静开口道:“不必了……等事情结束,我找大师做法,把雪儿的墓迁回来。”
到时候想怎么祭拜就怎么祭拜。
卫婆子也不言语了,秦妙菀看出外祖母心痛,想出言安慰,却听王氏继续道:“她是我的女儿,自然也知道我的许多无能为力,莞儿去看她,她会开心的。”
说完王氏拍拍她的肩膀:“到时候好好和你娘说话。”
“嗯。”秦妙菀重重点头。
次日清晨,天光初破,东方泛起一抹鱼肚白,渐渐染上淡淡的金红。
王氏和秦妙菀等在伯爵府后门,秦妙菀穿了一身男装,头上束了个发冠,怕容貌引人注意,王氏又给她带了个面巾,还可以挡一挡风沙。
听着远处,马蹄声渐近,沈随的身影出现在清晨的薄雾中。
此次是低调出行,沈随穿了一身玄色便装,他骑着一匹马,身后还跟着一匹枣红色马。
到了伯爵府,沈随下马:“王府的马脚程快。”
秦妙菀点点头,走到马身旁,沈随刚要扶她,就见秦妙菀踩住马镫翻身上马。
沈随的手扶了个空,转身看向王氏:“太夫人放心,此次前去杞县,必定平安。”
王太夫人:“劳烦王爷了。”
沈随随即上马,同秦妙菀一起朝着城外而去。
城门口,还有一队人马在等着他们,这中间有摄政王府的侍卫,京中的仵作,还有一个秦妙菀认识的人。
白庸朝她摆了摆手:“莞儿姑娘。”
秦妙菀面色一红,白庸策马过来,语气揶揄道:“怎么,不认得我了?”
秦妙菀低声:“白大人。”
“哎!”白庸笑了几声:“自打你入京我都还没好好看看你,一年不见,莞儿姑娘出落的越发……哎呦!”
白庸一脸痛苦的捂着后背,身后的沈随握着缰绳一脸严肃:“莫要谈论无关之事。”
队伍中还有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皮肤白皙的很,不像是侍卫,也不是仵作。
秦妙菀多看了他两眼,白庸凑过来介绍道:“这是宫里的孟总管,陛下身边的人,跟着做个见证。”
沈随同侍卫们交代了一番,随后队伍便朝着杞县去了。
郊外田野间,农夫已开始劳作,锄头与泥土的碰撞声隐隐传来,夹杂着几声犬吠,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炊烟从村舍的烟囱中袅袅升起,与晨雾交织在一起,渐渐消散在蔚蓝的天际。
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清香,马蹄踏过,扬起的烟尘很快便消散了。
这一行人人数众多,经过村庄时马蹄声如雷阵一般,引得行人频频侧目。
沈随在心里默默估计着行程,想着大约傍晚便能抵达杞县,只是不知……他回身望去。
秦妙菀骑在马背上,因为带着面巾,所以看不清表情。
沈随收回视线,想着中午应当找个地方稍微休整一下。
临近午时,沈随带队在驿站暂歇,大家喝些水,吃些干粮之后继续赶路。
秦妙菀下了马,脚下一时不稳,扶住马鞍才没摔倒。
她会骑马,这一路上没掉队也没让队伍迁就她的速度,代价就是这两条腿从脚心连着屁股火辣辣的疼,腰也酸的不行。
她找了个空位坐下,沈随拿着干粮和自己的水袋过来,坐在她身旁。
“还能坚持吗?”
秦妙菀点点头。
沈随把水袋递给她,秦妙菀虽然口干舌燥但也没喝,只啃了一两口干粮便放下了。
沈随看着她,又环顾四周,随后起身道:“随我过来。”
秦妙菀的腿难受的很,一步都不想动。
沈随沉默片刻:“我带你去方便。”
这话说完,秦妙菀的脸都红透了,慢慢起身,跟着沈随往驿站后面的荒林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