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嫁寒枝(重生) > 第11章 【第十一章】

第11章 【第十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十一章】

一连又是半个月过去,张晚霁与沈仲祁的婚事定在年底,日子虽一天一天告近,但终究还早着,邺都成亲礼仪颇为繁冗,章程得规规矩矩地办,不可出半步差池。

开春的时候,司礼官开始采纳的诸项事宜,这期间,为了避嫌,张晚霁不能和沈仲祁见面,她日日托腮倚窗,溶溶的春光照在眼睛上,她眯了眯眼睛,看着那一段九节鞭,心里仿佛被一团柔软的小草挠了几下,延绵出了一阵绵长的悸动。

好想去见他啊。

刚好,过几日就是琼花宴,一年之计在于春,百花齐放的时节,琼花宴是春日里的一场重头戏,帝王除了携带后宫家眷,还会宴请百官宰臣,在琼林里纵赏群芳共享盛宴。张晚霁前世参加过好几回,很多大臣在给帝王述职敬酒时,头顶上都会簪着一枝花,这就是琼花宴的特色了。

虽然说在宴会上,女眷与朝臣不同席,但能隔着一张屏帘远远地看上一眼,那她也心满意足了。

只不过,开宴前夜,张晚霁忽然听到恭颐皇后害喜的消息。

张晚霁心神一紧,只披着一张狐白毛氅就跑去了坤宁宫,太医已经离开了,偌大的寝殿里就只有皇后与阿岑姑姑二人,近案上的香炉吞吐着袅袅暖香,将空气烘得暖融融的。

皇后见到女儿连发髻都没梳,直截了当地跑过来了,忍不住嗔责道:“都是待嫁的人了,还这般咋咋呼呼的,我以前如何教你礼节的。”

“母后,我这不是担心你嘛,”张晚霁主动拉过皇后的手,关切地问道,“母后的身子可要紧?”

阿岑姑姑主动接过话茬道:“殿下莫要担心,太医说,皇后的孕事已经一月有余了,他开了调理的药方子,慢慢好生养着,身体会好起来的。”

张晚霁眉心的凝色始终萦绕不褪。

上一世皇后诞下一个小皇子,但小皇子竟是个痴傻儿,没撑过一年就夭折了,这件事对皇后打击甚重,历经生产,身子本身也落下病根,没几年就去世了。

那时宫中流传出来的流言蜚语颇多,有的说皇后德行不箭,惹了神怒,有的暗讽萧家不忠不义,遭了天遣,这流言成了难以扑灭的火,从坤宁宫一路烧到了金銮殿,成康帝与恭颐皇后是结发夫妻,出了此事,龙颜大怒,斩杀了一堆背后嚼舌根的宫人,这也给史官落下一个残暴杀伐的印象,这根本就是违背成康帝的执政之道的。

打从痛失皇后,成康帝变得多疑寡言,当时一直是文贵妃陪在身边,不知是不是听信了贵妃的话,成康帝在张晚霁失去了第一任未婚夫后,又继续给她安排亲事,执意要将她嫁出去。

张晚霁怀疑文贵妃是不是给帝王吹了枕边风,甚至怀疑,这整件事,会不会与她有关。

按照邺都旧制,储君是立嫡不立长,皇后所生出的嫡长子,若是没有任何意外的话,便会是当之无愧的储君,亦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

倘若小皇子能够健康平安的长大,如此,张家泽也不可能顺理成章的篡权夺位。

说起来,张家泽就是文贵妃所出,上一世张家泽称帝后,文贵妃就成了太后。但张晚霁很清楚,文贵妃其实是没有子嗣的,张家泽是过继到她膝下的。至于他的生母是谁,只有他和成康帝知道,上一世张家泽也没有告诉给张晚霁。

张晚霁一直觉得此事颇有蹊跷,但又觅寻不到证据。

上一世皇后害喜的时间是在今岁暮冬的时候,但这一世居然提前了,张晚霁委实有些匪夷所思,这会不会与她自身的所行有所关联?

思绪剪不断,理还乱,张晚霁淡扫了内殿一眼,发现近案之上搁放着一盏茶盏,茶盏之上剩下了半盏水。

显然刚刚是有人来过了。

张晚霁眸色一凛,看向皇后:“方才是谁来看望母后了?”

恭颐皇后道:“是文妃,她还给我送了几盆石榴花呢。”

石榴象征多子,送石榴花表多子多福之意,这本是再寻常不过的礼仪,但却让张晚霁生出了一丝警惕。

消息是阿岑姑姑告知的,为何文贵妃会是第一个知道的人?

此前张晚霁怀疑过意阿岑,怀疑她有没有可能是张家泽那边的人,但现在她想错了,阿岑就是文贵妃那边的人,皇后的肚子一有动静,阿岑立刻去通风报信了。

张晚霁侧了侧眸,凝视了阿岑一眼。

果然是训练有素的嬷嬷,受了审视都能做到面不改色。

张晚霁现在还没有证据,也不能凭空指证,只能暂且想让嬷嬷退下:“我有话要单独跟母后说。”

阿岑微妙地看了张晚霁一眼,识趣退了出去。

张晚霁道:“母后,文贵妃送给您的那几株盆栽在何处?”

“就在窗槛上放着,怎么了?”

张晚霁行至窗槛前,石榴花刚刚抽芽,绽出了一枝枝可爱的小花,她好生检查了一番,倒是没有检查出什么。

虽然说恭颐皇后对花香不过敏,但她必须留有几分心眼。

文贵妃与温才人不一样,她的算计是包着一层溏心的,这么多年没有子嗣,仍旧盛宠不衰,可见文贵妃有几分手段,是个厉害人物。

皇后似乎洞察出了张晚霁的心绪,道:“你是怀疑文贵妃会对我不利?”

在母亲面前,不需这般多的弯弯绕绕,张晚霁直说了:“文贵妃膝下只有二皇兄,自然盼着二皇兄能稳坐储君之位,但邺都立嫡不立长,母亲有了孕事,难保文贵妃坐不住。”

皇后笑了,细细打量了张晚霁一眼:“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每逢与我有了争执,你都会跑到衡阳宫里,给文贵妃倾诉衷肠。”

听得这句调侃,张晚霁有些不自然,揪着皇后的手,说:“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我不懂事,现在长大了,也自然懂得一个道理,若有人看着像是在帮我,实际上是利用我另有所图,利用完之后,势将对我不利,人前是笑颜,背后就是刀子。”

皇后的笑意淡了几分,视线添了几分重量:“你才多大的年纪,怎的说话老气横秋的。”

张晚霁也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发言不像是这个年龄会有的,赶忙眨了眨眼,笑道:“我是从话本子上看来的啦,总之,母后与文贵妃相处之时,务必要留个心眼儿。”

母女二人寒暄了几句,张晚霁说完就离开了。

临走前,又回眸望了母后一眼,萧姩正卧在榻上沉思。

张晚霁知晓,母亲从来不是泛泛之辈,给了一个提醒,她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

翌日,琼花宴。

设宴的地方是在大内皇城以北的琼池绿林之间,池面上冰雪初融,水光澹澹,林内群芳吐葩,人比花娇,争奇斗艳,是一副风景宜人的好景色。

张晚霁天不亮就起来了,吩咐烟罗与天香为自己好生梳洗打扮,搽了紫丁香头油,簪上了如意攒珠簪钗,换上了苍莨色薄纱齐胸襦裙,一切收拾停当之后,这才带着烟罗与银杏去琼花宴上。

路上正好遇上了一座华贵的轿辇,烟罗低声告诉张晚霁是:“是衡阳宫的贵人。”

精细华美的车帘被一只纤细白皙的手轻轻挽起,帘后是一张姣美婉约的娇靥,娇若芙蕖,涟涟动人。

不用细想都知道,肯定是那位文贵妃了。

张晚霁款款行了一礼:“文妃娘娘。”

文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父兄皆有从龙之功,父亲是两朝元老,兄长是枢密院指挥使,世人称其文国舅,皇家禁卫军和御林军都是受他们统率,功勋如此煊赫,也勿怪文妃能承宠不衰。

偏偏文贵妃低调内敛,深居简出,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文妃并不知张晚霁所想,温然一笑:“好些时日没见着十三公主了,昨日去了一趟坤宁宫,也没见着,今日赶巧见着了,可得好好说说话,是也不是?”

文妃虽然在宫中并未拉帮结派,在张晚霁是重活过一世的,文妃明面上与皇后交好,但暗中却与温妃有所来往。

张晚霁前些时日得罪了温妃,文妃那里也肯定收到了风声,她焉会让自己好过?

文贵妃笑色温柔真诚,仪容行止完美无瑕,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张晚霁很清楚,文贵妃是想要试探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