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刚才我也只是假装生气。”
她的脾气一直很好,在进入大学后,也一直主动找苏芷清。
她几乎每天都会在Q·Q上和苏芷清吐槽大学生活,有笑有闹,有时会直接打电话给她,邀请她节假日去她的学校。
然而最终,她们断了联系。
直至她们纷纷踏入工作岗位,她的Q·Q头像即使带有颜色,也不会在苏芷清的界面闪烁了。
这与苏芷清从不主动找她一定不无关系。
想到此处,苏芷清便说:“不行,一定要送,这是你的十八岁成人礼物。”
她比苏芷清大。
李帛雨略一思考,说:“那好啊,要不,你让应樊祝我生日快乐?”
“好,你说的。”说完苏芷清就往十四班走。
“诶!今天周六,他走读生,肯定早就回去啦!”李帛雨反悔了。
周六下午的自习课,走读生可以不用参加。
“那我周一去找他,迟到的生日祝福也是祝福。”苏芷清回到座位说。
“我说着玩的,你可别真去找他!”
“我办事!你放心!”苏芷清拍了拍胸脯说。
“我后悔了……”
***
傍晚,吃完晚饭,苏芷清独自正往教学区走。
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同学。”
苏芷清向后看去,是三位不认识的女生,凭着记忆,苏芷清想起她们在运动会的时候出现在给应樊加油的李帛雨身边,应该也是14班的吧。
“你和李帛雨,是好朋友吧?”站在中间的齐肩短发女生问苏芷清。
“不是。”苏芷清脱口而出。
积年累月的经历让她有了“自我保护机制”,否认所有“朋友”,将所有熟悉的同龄人归纳成没有感情色彩的“同学”。
仿佛这样做以后,假设在日后有了被伤害的遭遇,便能说服自己其实从没把对方当回事。
“不是……?随便吧”,女生继续说:“反正你跟她说一声,少来我们教室找应樊,他是我们大家的。”
“噗——”苏芷清没忍住笑,连忙捂住嘴点头。
“你笑什么?”左边的马尾女生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就是,有什么好笑的?”右边的女生说。
高中时期,她们三人的做法在同龄人中是很正常的。在全班一天将近有十五个小时共处的时间内,大家都很容易处于对长相姣好的异性产生朦胧好感,都渴望自己能成为吸引对方的那一个。而在文科班——女多男寡的环境中,更遑论长相优质、行为绅士的男生只有一至二人时,难免有多位女生对同一位男性拥有相同的情愫。于是,她们会达成共识,在这位男生还是单身、没有表达出具体喜欢哪位女生时,大家都不得对他“出手”,一旦发现有女生和他走得较近,便要“群起而攻之”。
所以,当苏芷清觉察到自己正以一个成年人心态看待这件事发出笑声时,立马用咳嗽作为掩饰。
“知道了。我会对她说的。”
***
周三的活动课。
李帛雨大概是去了篮球场看应樊打球了,当苏芷清放下笔从书堆里抬起头时,就发现前面的位子空了。
她伸了个懒腰,出了教室,来到天台透气。
这栋楼的天台视野比高一时的更广阔,能看到远处的宿舍和食堂。楼顶没有堆着杂七杂八的课桌椅或是装修废料。也因此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每每夜自习下课,这里都没有小情侣光顾,比之以前,更为安静。
苏芷清推开半敞着的大门,看见周六那天与自己搭讪的三个女生正围着谁,才想起还没把她们让自己转述的事情告诉李帛雨。
当天回到教室后,苏芷清光顾着吃李帛雨买得星球杯了。
她的第六感告诉自己此时被围住得应该是李帛雨。
“干嘛呢?”苏芷清嗓门一亮,吓得她们一个激灵,纷纷回头看她。
“是你啊”,为首的女生转了身,对苏芷清说:“你是不是没有转达?她今天又看应樊打篮球了,还递水。”
三人之间的间距变大,苏芷清看清被围着的人正是李帛雨。
“伯伯”,苏芷清想到了自己的遭遇,立刻冲了过去:“你们知道丁一帆的下场,不会希望自己也被停学吧?”
“小红!救我!”李帛雨向我招手。
“喂,我们又没对她动手动脚,就只是劝她别再来我们班骚扰应樊而已,谁让你不转达的,只好我们自己来说清楚了。”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说。
苏芷清护着李帛雨:“既然都说完了,那就请你们离开。”
李帛雨抓着苏芷清张开的臂膀。
“你这会儿装什么好人啊?”短发女生说。
“你什么意思?”苏芷清不解地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