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御书房中灯火通明,黎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面前桌案上堆着一堆有关新政的奏折,他的目光满是忧虑和烦躁。
贵妃娘娘见了,连忙为黎皇端上茶水:“皇上,累了就歇会吧!新政推行,本就不是一蹴而就之事,遇到些波折在所难免。”
黎皇放下手中朱笔,抬手捏了捏眉心,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唉!”他叹了口气,放下茶杯,抬头苦笑:“朕又何尝不知,只是这些新政关乎黎国之根基,关乎万千百姓之福祉,朝堂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地方上亦是执行不力,朕怎能不担忧?”
贵妃娘娘来到黎皇背后,抬起柔软的双手,给黎皇捏起了肩膀:“皇上关心国家大事,此乃黎国之福,臣妾以为,万事开头难。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守旧惯了,新政一来就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难免会跳脚。可皇上之眼光,岂是他们所能企及?皇上且给老臣们一些时间去适应,去领会皇上您的深意。”
“还是你最懂朕心。”黎皇轻轻叹了口气说:“朕等得起,可黎国百姓等不起。朕只想在有生之年,能为天下百姓做一番利国利民之事,做一位受万民景仰,可名留青史的帝王。”
“皇上,早就受万民敬仰,是百姓心中的好皇帝,这毋庸置疑。”
贵妃娘娘说到着眼眸一转,笑着说道:“皇上,臣妾倒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黎皇说。
贵妃娘娘说:“皇上,臣妾觉得你不妨从地方上挑选一些有作为,愿意革新的小史,破格提拔,让他们成为新政的表率。也好让那些冥顽不灵之辈,看到新政的好处。至于朝堂上,皇上您可以恩威并施,对支持新政者予以重赏,对蓄意破坏者,也绝不姑息!”
黎皇沉思片刻,微微点头:“爱妃所言甚是,只是,这破格提拔之事需谨慎,免得落人口实。”
“皇上圣明,臣妾相信,只要皇上坚持,这新政迟早如春风化雨,会润泽黎国的每一片土地,可是皇上你要保重龙体,莫要因这些烦心事而伤了身子,不然臣妾可是要心疼的!”
黎皇拉着贵妃的手,将她拉至面前,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可神情却坚定无比。
叫着贵妃娘娘的名字,柔声说道:“静姝,这辈子能有你陪在朕的身边,朕已满足。”
“皇上,这些年你对臣妾的好,臣妾亦满足。”贵妃娘娘说着,把头靠在了黎皇的腿上。
黎皇抚了抚她的黑发,温柔的说道:“陪了这么半天,累了吧?走,朕陪你去休息。”
“嗯”!贵妃娘娘扶着黎皇刚起身,就见苏公公慌张的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皇上出事了!”
黎皇眉头一蹙,不悦的说道:“慌张什么,出了什么事!”
“回皇上话,是苏姑娘,她出事了。”
“你说什么?”黎皇心里一惊。
苏公公:“皇上,就在刚才,天璇一身是血的回来了,现在就站在御书房门外,说什么苏姑娘今日出城,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刺杀,现在人被困在山里,生死不知!”
一句生死不知,将黎皇震惊的倒退了一步。苏白芷可是他黎国的福星,怎么能出事?
怒斥着说道:“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行刺她,还不快把天璇给朕叫进来。”
“是老奴这就去!”
下一刻,天璇跪在皇上面前,诉说了苏白芷今日出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