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驾到~”远远的一声唱喏,张林却骤然放松下来。皇上皇后恩爱,皇后娘娘进御书房无论何时从无阻拦,这一声对于张林简直如同天籁。但他也是不敢过于放松的,只小小的呼了口气,垂眸静立等着给皇后娘娘请安。
豫帆自认为进来的脚步够轻了,张林却还是很快的跪下行了礼:“给皇后娘娘请安。”豫帆被张林的阵仗吓的不由自主往后一缩,好在身后扶着她的暖春将人拦的稳稳的,表面上无事发生。
玉凝自然是看见了的,慌忙起身就要亲自过来扶。豫帆含蓄的抿了抿唇,玉凝就停下了脚步。两人对上眼神,玉凝扫了一眼跪在地上毫无察觉的张林,摇摇头。“起来吧。”豫帆轻声说,向后拂开暖春的手,走了几步的功夫手就被玉凝握紧了。豫帆嗔了他一眼,玉凝也只是笑,拉着豫帆走回去,坦然坐下。
龙椅轻易坐不得,但看着玉凝含笑的眼神,豫帆又慌乱的瞥了一眼虽然起了身但守规矩没有抬眸的张林,还是坐下了。“听闻张相在外派期间受了些伤,身子可还好吗?”豫帆看张林脸色苍白,便知张林还需要修养,愈发的拿不准玉凝的主意,只能语带关切的问。“多谢皇后娘娘关心,并无大碍。”张林的声音恭顺,只是声音里不可避免的透出虚弱来,俗称中气不足。
“皇上,今日臣妾来就一件事,还是快些说了免得打扰您和张相谈论国事。”豫帆脸上的笑容维持在一个和煦的弧度,说出来的话却让张林顾不得规矩震惊的抬眸看向她。“长公主的一对龙凤胎已经满半岁了,也是时候昭告天下这样龙凤呈祥的喜事了。”“你去安排就是。”玉凝对上豫帆笑意盈盈的表情就知道了她的意图。
昭告天下是假,传递消息为真。
不过他也没有那种在他人面前拆穿自己妻子的爱好,于是只随口一句任她安排。豫帆自然是心中有数,握了握玉凝的手便起身:“事情说完,臣妾告退。”豫帆只微微福身一礼,临走到内殿拐口回首,见张林紧张的起身望向她,挥挥手免了他的礼。“早些说完,早些让张相回府休养。”豫帆只留下这样一句,就扶着暖春的手离开了御书房。
玉凝如何听不懂豫帆的言下之意。若是一般的旁人,定会以为豫帆是心里对张相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谊,借此关心一二,眉目传情。而她这个含蓄的妻子,只是借关心张林的口,来提醒他注意,早些回去一同休息。
“云儿那边,有人过来探听消息吗?”豫帆本是安静的走在回宫的路上,半晌开口。“并未。”暖春轻声答。“看来云儿是真的死心了啊......”豫帆的声音轻的宛如叹息,“如果有人过来,就把张林回来的消息散给她,如果没有就别多嘴。”暖春的眼睫在轻轻颤抖,声音却依旧恭敬:“是。”
豫帆已经如此开了口,玉凝自然是要听的,他抬手点了点桌上还没来得及看的军报:“你看看这个。”米英将军报拿给张林。玉凝对玉清的信任自不用说,但他对“方将军”是要保持审视态度的,给张林看看表达信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从奏折和军报中差异,信息差。
玉凝想的是蛮好的,见张林很安静的看,便也低下头去看张林刚刚递上来的奏折。张林的奏折平淡如水的综述了他在洛城之行的见闻,玉凝抿了抿唇,如今的张林还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若云与她和离的种种,心里还是有些愧疚的。所以当他听到军报掉在地上的时候,猛然抬头。
张林头都没抬,只是怔愣的盯着摊开着掉在地上的军报,低垂的头让人看不见他的表情,可颤抖的手还是出卖了他。“张相。”玉凝还未看过,可张林的状态让他心下不安。张林好像被玉凝这一声惊醒,刚反应过来一般,慌乱的捡起地上的军报,跪下请罪:“陛下赎罪,臣失礼。”
一向周全的张林能够失态成这个样子,玉凝心下的慌乱感没由来的更重,他紧紧捏了捏拳头才压抑住,用最平淡的语气说:“今天就到这,你跪安吧。”玉凝说话时抬眼看了米英一眼,米英对着玉凝点了下头表示了解,伸手扶起张林找人送他回府。
门外的侍卫将门关严,玉凝的眼睛直直的看向还在地上的奏折,忍耐,忍耐,忍耐,还是压抑不住内心强烈的想知道其中内容的想法,走过去,甚至顾不上走回来,捡起来就站在那看了。
军报就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讲述战况,战后人数与伤员数量,也会有将军作战的状态之类,但由于玉清和玉炀的勒令,玉凝几乎是看不见他们的作战状态的,只有玉清自己的奏折才会偶尔提及,之前假传圣旨的事直到玉清自己隐晦的在奏折中感念皇上搜查海岸的圣旨来得及时才知晓,玉凝因此还发了火。
玉凝本就是一目十行的,很快略过战况,目光死死的盯在将军重伤昏迷这六个字上。米英回转,推开门就看见玉凝宛如雕塑般直立着,背着光,无端萧索之感。“皇上......”米英小心翼翼的开口。“去把琴衣叫来。”玉凝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步伐也很稳定的坐回龙椅上。米英看着不对,正打算出去嘱咐两句徒弟然后亲自去。
“咣当!”是奏折磕在地上的声音。
“米英!”是玉凝的吼声。
米英吓了一跳,匆匆抓住徒弟嘱咐:“去把琴衣姑娘叫过来。”徒弟自然是看出来皇上生气了,不敢耽误立刻就走。米英担忧的看了他一眼,转身进殿走到皇上身边,也不敢出声,只捡了奏折,等着玉凝开口。玉凝一向自持修养,很少生气,登基这些年以来,生气的次数屈指可数,可见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