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九龙城寨]栖木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韩静节看过的电影里,这样的时刻通常会有一场促膝长谈。有人敲敲门问“你想谈谈吗”,然后人们相互安慰,解开心结。

但在现实世界里,他们从来没有谈论那一个早上的事。她到家时,狄秋已经穿戴整齐,在书房看文件。她凑过去,很想说点什么,但狄秋只是疲惫地笑了笑,替她挽好垂落下来的几缕碎发:“去洗把脸,等阵人齐要说事了。”

他叫来的律师和大会计很快就到,没有问狄生为何突然急着修改遗嘱。遗嘱是早就立好的,香港从不缺有钱有权的人,狄秋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名下产业不少,但划分的也很清楚。

归狄伟的那些兄弟俩早已有共识,其余的几乎都交给韩静节,给两位兄弟自然也留了纪念。律师只是按照他要求,撤回原本决定赠予张少祖的那几处物业。

遗嘱上名单原来更长,不过因为城寨拆迁的缘故,许多物业早就划好,如今要确认归属的只剩大角咀码头的一片库房,一间石硖尾的公寓,以及联合道的铺面,悉数留给韩静节。

“都是些小东西,只是对我们来讲比较特别。这些事同你无关,你不需要在意,以后随意处置就好。”狄秋说,看着韩静节默默点头。

很多人都知龙城帮是码头起家的,却不知张少祖最早只是大角咀那边一个普普通通的码头工人。大角咀当年还是青天会的地盘,张少祖看不惯青天会的人压榨工人挺身而出,这才有后来的故事。

狄秋也是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张少祖的。当年他趁圣诞假期回国,狄伟说要为他引荐一个朋友,带着他趁傍晚放工时去码头。

他第一次去这种地方,又新奇又激动,跟着弟弟在一众工人里寻找,问他祖哥是哪个。但不待狄伟回答,他就先一步猜到了。众人之中,最惹眼的那个就是张少祖。

在假期结束前,他们就混得很熟了。兄弟两个夜里不肯回家,同父母说与同学聚会,其实都留在张少祖的小屋里。主人对这两位客人很欢迎,但狄秋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扰他休息。狄伟挤在两人中间,委屈巴巴说阿哥留不了多久,当然要玩得尽兴点。

闲聊至此,张少祖很自然地问,阿秋在英国读的哪一科?狄秋答,他念的商科,最没趣味。那时他觉得,与香港的江湖相比,他的路实在很不够看。

张少祖好像听出他的窘迫,笑道:“商科好啊,经商都是门了不起的学问,阿秋以后一定发达。”

被这样厉害的人肯定,狄秋也很高兴,借着酒意胡言乱语:“以后发达了,我把大角咀那边都买下来给你。你做东家,让青天会的人给你打工。”

至于当时张少祖说了什么,他已记不太清。大概苟富贵勿相忘那一套,无外乎是劝狄秋爱惜前程,可惜狄秋当年没听懂。

在假期结束前,他退掉回程船票,预定了此后几十年的人生。他立志要跟张少祖一起闯出份事业,再未去过那个阴雨连绵的国度。户头里剩下的学费刚好够他在石硖尾买间一室的小屋,换作他收留张少祖,再后来又挤进Tiger。

起初是很艰难,但和他们构想的那样,也没有艰难太久。龙城帮势力渐大,狄秋成了家,又买了新房。石硖尾的矮楼很快也拆了,改建公寓。新房比原来的小屋更宽敞,狄秋给两位兄弟都配了钥匙,可惜三人后来再也没有去过那边聚会。

那时他们只是势强,还不算真的发达。而等发迹之后,狄秋亦信守承诺,买下大角咀那一片的地皮。青天会溃败加之被人烧过,价格比他想的便宜很多。中介知道他是龙城帮白纸扇,还特意提醒他说,这里见过血不太干净,秋哥你投资用的话要慎重。

狄秋沉默地签完了字,那片土地因为沾上血债,再转赠作为忆往昔的礼物就不太合适。联合道的那间铺面原本才是庆祝成功的礼物,他早早买入,想着等收复城寨后送给祖哥开飞发铺。

可惜胜利之后,他颓废了一段时日。待有心处理事务时,张少祖的铺子已经开在城寨里,婉言谢绝了这份慷慨礼物。铺子压在狄秋手里几十年,本来想的是下个月过户给蓝信一。他可以开个歌舞厅,或者随意做点年轻人钟意的事。

事到如今,狄秋早就不在意这些身外物,这更像是为划清界限。每确认一处地址,他便要头疼一阵。过往的回忆里,他以为他们亲密无间,如今再回想,依旧想不出哪里能再容下陈占。

也许就像当年张少祖没有言明的劝告一样,他有许多话、许多事没有讲出口,或者说是狄秋自己看不明。

原来父亲说的没错。在老头死后十三年,狄秋后知后觉地想起,父亲当年在妻儿灵堂上破口大骂,说是狄秋眼瞎头昏,跟错人选错路,一错再错,才连累家人落得这般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