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月明 > 第126章 恶鸣

第126章 恶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杜郁茂这才作罢,他也给常子依倒了酒,两人交换酒盅,一饮而下。

唐颂和燕序齐旁观两人碰杯,相视而笑,接着他们的杯中也被添满了酒,再被劝下一杯酒。

四人的酒盅落下后,席间沉默了。金乌上前,再为四人倒酒,唐颂出言缓和气氛,招呼其他三人动筷吃菜,“尝尝这道蟹。”

蟹膏入口,常子依瞪眼,“哪来的蟹?谁做的?赶上太极宫的水平了。”

唐颂嗤笑,笼统解释,“常员外吃您的就成了,管他哪来的,谁做的。”

燕序齐望了眼廊外的院落,问道:“靖王殿下今日没在府上?”

唐颂笑了笑,继续解释,“殿下他回六闲马场了,今儿晚上不回来,打扰不到咱们。”

于是那三壶酒能畅快入喉了,但有心事堵在心头,这番酒意似从前,终究还是不尽兴。

唐颂视着面前三张清醒白净的脸,超然无执的人才会酒醉,他们是永远不会喝醉的,她想。

“栖同。”她挑明了今日席间在座所有人都讳莫如深的话题,“今岁征收秋税,户部当真有回残么?”

“有。”常子依脱口而出,可见他倾诉的欲望很迫切,“还不少。”

“这个数。”他竖起三根指头。

折合共计三十万的数额。

“是靖王府、昌睦公主府、南衙恢复的供给全部划出后,回残的数额。”常子依补充说,“户部核查后,实实在在有的回残。”

也就是说国库中多了三十万的秋税可供太极一方随意支配。

也就是说御史大夫池浚在金岁南下后,确实从江南道征收了两千零八十余万的秋税,并且通过殿中省大监温绪勘察的运输路线,顺利将秋税从江南道运回了长安。

这本是秦衍和萧羽争取过的一项公务,秦哲没有同意,而是委派给了池浚和温绪两人,两人在各方瞩目下尽到了应尽的职责,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之后,便是三日前那场秋税堪会的进行。

“如此看来。”唐颂说:“抛开别的不谈,这两人算得上是能臣干吏了。”

“我不信。”杜郁茂自饮一杯酒,愤愤不平的说,“此事非他两人不可为么?不过是太极宫一方想抬举他们,给他们机会罢了。如今他们一人兼着门下侍中,一人兼着谏议大夫,朝堂之上,还容得下他人建言么?”

大秦目前设置的谏议大夫一职是个使职官位,均由朝中官员兼任,起到谏臣的作用,拥有驳回天子不合理诏书的权力。

秦哲利用池浚掌门下省之权,也就拥有了诏令覆核之权,利用温绪起谏臣之用,也就拥有了诏令下达之权。

今后的朝堂很可能是秦哲一人垄断朝堂的局面。

杜郁茂的不平是朝中多人的不平,但是他们不能否定池浚、温绪二人的功绩。

唐颂了解他们,至少她了解面前这三人,他们一不贪官位,二不求赀财,三不梦骑鹤上升的捷径,他们只是一类有志之臣。

有志难酬,仍不愿被酒困,时时惺惺也。这种境遇对他们来说无比痛苦。

但是他们宁愿痛苦,也不要自乐闲旷的解脱,这就是有志之臣的风骨。

“我也不信。”常子依垂首,嗓音低落。

“我敬各位一杯酒。”唐颂沉默片刻,笑着举杯相邀,“路还长,别垂头丧气的,快喝酒了。”

四人的酒盅再次撞在一起,许久无言的燕序齐终道:“他人恶鸣,我扬善音。诸位,今后一同行长路。”

他人恶鸣,我扬善音。

唐颂很喜欢这句话,很喜欢面前这类人。

“好。”她同他们说。

雨的湿润潜入梦中,眼前有扇窗,唐颂透过那扇窗看到马厩里有一人在刷洗她的长行马。

她阖眼再睁眼,他人已经在面前了,将她从水中打捞上来。

“秦戎钺,你怎么回来了?”

“我不回来,你预备在盆里泡一晚上?淹着了怎么办?”他边走边说。

“我没喝多少。”她说。

“担心你不行么?”他反问。

躺在被褥里,酒意开始发作了,她靠近他,微微阖眼吻他的唇,“秦戎钺,我有点累了。”

他解开她缠绕他脖颈的手肘,吻她的眼角。

“睡吧,颂颂。”

“他们都说你做的蟹好吃。”不知道为什么她想告诉他这件事。

她记得他笑了声,说了句她记不得的话。

她的头顶悬着全天下最好的一方瓦片,唐颂始终这样认为。从河州至长安,那些破损的地方得到了一些弥补,当秋雨敲打在上面时,也拨动了她的心弦,一下一下,雨声和她的心跳共鸣,清晰可闻。

长路崎岖,但是在中途,她仍能安心做个好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