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当娇妻文学遇上盗墓笔记 > 第695章 出发

第695章 出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炷返魂香,径通三界路。

绵延数百里,尸身复起时。

很多学历史的人研究到最后,往往会陷入两种天然的误区。

一是我们了解的历史是真的历史吗?

我们千百年来一直在传承过往的历史,可正史记录的真的是全部真相吗?真正的现实为何又与野史不谋而合?

会不会某件记录在正史中的事情,其是根本是倒果为因?

二是真正看穿历史无数次变换之后的底层逻辑,麻木看着当代之人仍旧遵循潜藏的熵增定律,顺着历史的必然,继续将一切重演。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一切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明白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现代人能想到的,古人一样也能想到。

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

从前古人追求的,也是现代人前赴后继想要得到的。

褪去世俗身份,能够继续索求历史真相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论探寻其中被隐藏下来的真正的秘密。

几年前吴邪觉得自己追寻秘密的道路大概可以到此为止。

却没想到,时间总是在变化,世事也在滚动向前。

胖子的状况开始加重,在亲眼看到他褪下来的一块皮时,吴邪知道他们不能再等了。

刚安生还没几个月,爷爷的盗墓笔记便再度被他拿出。

这本日记相当于他们吴家的传承了。

先是爷爷写,再是三叔补充,到现在变成他这个败家子继续执笔。

想起从越文那儿听到的消息,吴邪捏着笔,在新的空白一页落下三个大字。

乌荼国。

历史上关于这个国家的留存消息并不多,连建国的时间也不明确,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本身几乎没有保留太多历史史料。

目前唯一能参考的便是玄奘法师周游列国时,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中西域十七国之一的乌荼国。

【乌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

【土地膏腴,谷稼茂盛。凡诸果实,颇大诸国,异草名花,难以称述。】

【气序温暑,风俗犷烈,人貌魁梧,容色厘黮。言辞风调,异中印度。】

【好学不倦,多信佛法。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天祠五十所,异道杂居。】

【诸窣堵波凡十余所,并是如来说法之处,无忧王之所建也。】

从公开已知的城市遗址上看,乌荼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如今印度奥里萨邦的首府——布巴内斯瓦尔市。

那里是整个印度的宗教中心,被称为“东方大教堂”。

数百年前,布巴内斯瓦尔曾有成千上万座庙宇,后来因为战乱和历史地理变迁,到现在只留下五百座左右。

越文给的消息,便是让他们到布巴内斯瓦尔来寻找曾经建立乌荼国的开国国王之庙。

吴邪是真的不喜欢越文,这人总给他一种好像同类却又截然相反的感觉。

他能断定越文一定有所图,却无从得知这人到底想从他们身上拿到什么。

“我们家族祖上并非一直在中国,族内历史记载中,曾有一脉分支逃亡到疆外身毒地区,也就是后来人耳熟能详的天竺、现如今的印度。”

“族内流传下的西域传记,也由此而来。”

“而越某之所以说起乌荼国,是因为传记中蚀灵香最后一次大规模出现,便是在这个神秘的西域小国。”

在越文家族的记载中,曾经记录过一段乌荼国开国初期的故事。

因为是香撰宝典,记录的故事也都和奇香有关。

据说乌荼国开国国王善香,游历四方后来到东海,以强势手段在笈多王朝统治下夺得这块丰饶的滨海之地。

国王手段凶残,挥手间便能引来流火香雾,让前来攻打的大军□□消亡,变成骷髅白骨。

族人贩香途径乌荼时,受到国王热情相邀,并且将那些昂贵香料尽数买下。

族人被礼遇,同时也近距离观看过一次国王对待俘虏的惩罚。

所有俘虏都被关在一间封闭的密牢中,四周架上火把。

在火焰燃烧中,俘虏像回光返照一般,逐渐从满身血污的虚弱模样蜕变成年轻力壮。

然而转眼之间,所有人身上开始一块块往下掉皮,皮肉混合着鲜血落在地上,血腥而残忍。

族人回去以后翻遍史书,找了上百年的记录才发现,这样残酷的刑罚是从北部高山之地流传而来的。

他们家族四处搜寻香料多年,旁的人闻不出来,族人却能轻易分辨出俘虏死时空气中飘散的味道。

那是一种香的味道。

查证过后,族人将这种香和曾经贵霜王朝的刑罚手段对上。

传记记载到这里便结束,后来也并未有下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